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词语语用意义交际功能中的语用缺漏及其美学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16 01:37

  本文关键词:词语语用意义交际功能中的语用缺漏及其美学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词语语用意义 语用缺漏 美学价值


【摘要】:词语语用意义表达中的缺漏是在具体语言运用中在意义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缺漏,是相对于语义表达中的"词义存在"而言的。"漏"是指语用意义相对于该词语概念意义的语义结构自然分布来说的,是该词语概念意义中的盲点、缺环或空符号";缺"是指言语表达极限的困境和规范意识的围城,是语境因素直接干扰的结果。它是一种较好的促使交际功能完全实现的语用方法和语用策略。
【作者单位】: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词语语用意义 语用缺漏 美学价值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40118)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词语进入话语中,必然要受到各种语境因素的干扰,其词义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词义的变化没有改变其概念意义的实质,而有些词义由于受语境因素的作用力度大,改变了原有的概念意义,从原有的概念运动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即词义发生了变异,完全成为一个新义。这种“在语言运用过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翟学凤;;语用模糊的认知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章彩云;;词的语用意义修辞投射的语义特征及生成机理[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伟伟;;从基本层次范畴的角度看英语中动结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张翠翠;徐阳;;谈“冬至”一词的结构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3 张颜;;浅谈新时期的新词新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4 栾颖;;从认知角度看英汉隐喻概念的异同[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5 李昕;;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卢娜;;中英文化中爱情隐喻比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4期

7 王鸿;;网络语言符合象似性原则及其认知理据[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4期

8 史厚敏;;原型理论的认知机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方碧姬;朱虹劏;;从认知角度谈读写结合的学习策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10 李纯;;试论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恬;指类思维和指类句[D];河南大学;2011年

2 卜玉坤;认知视阈下科技英语喻义汉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允敬;现代汉语单音节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杨峥琳;现代汉语述结式的不对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王文斌;隐喻构建与解读的主体自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7 张洪芹;动态词义识解论[D];河南大学;2007年

8 高文成;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英汉存在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赵宗金;心理学的意义空间[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刘吉艳;汉语新词语词群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芹;英汉多义词“手”的认知研究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贺;汉语歌词中隐喻应用的认知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晓男;沈阳市商业牌匾用语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季笑言;《圣经》寓言的隐喻认知理解[D];吉林大学;2011年

6 隆超;欧美留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跨文化意识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曾伟英;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国俗语义教学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青青;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的英语委婉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飞飞;“80后”大学生常用新词新语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心诚;认知语言视角下的多义词研究以及对词汇教学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玲;词语意义超常实现的制约[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2 徐盛桓;论词的语用意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3 林波;语用模糊的动态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吴世雄!350007,陈维振!350007;中国模糊语言学:回顾与前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1期

5 何自然;再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徐盛桓;关联原则与优化思维——关联理论的阐释与献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何自然;非关联和无关联对话中的关联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于根元;动态:语言的本质(上)囿——语言哲学对话选载[J];语文建设;1997年08期

9 徐盛桓;;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J];中国外语;2005年05期

10 俞东明;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人龙;宋晓花;;美学视角下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相似性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0期

2 杨莎;;以跨文化交际视角看英汉隐喻美学价值之异同[J];文教资料;2008年01期

3 热玛扎;;美学语言学视角下的维汉委婉语[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李姝娟;童龄;;话语中的冗余信息及其语用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逄然;王军;;论诗歌翻译中的美学蕴藉以及文化差异[J];作家;2009年24期

6 陈凤珍;;现代后现代语境中丑学的崛起[J];社科纵横;2009年03期

7 康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J];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孙腊枝;;论翻译的美学原则[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崔金枝;;美学视野下商标词的翻译[J];商场现代化;2006年26期

10 马立春;;浅谈《论语》语言的美学价值[J];作家;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燕;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雪;看庞德译中国古典诗歌之假象对等解决策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3 周_g丰;从顺应论角度看《宠儿》的隐喻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4 段晓冬;异国情调的美:翻译美学—诗歌翻译的出路[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5 陈英缇;接受美学视角下中医翻译的文化缺省和补偿[D];中南大学;2008年

6 张彤彤;论文学文体学与叙述学在小说翻译研究中的应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7 梅媛;语篇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方法[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任玲玲;通感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D];吉林大学;2009年

9 黄金萍;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比较风格传递[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刘可;[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39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39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5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