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副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04:17
本文关键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副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法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副词
【摘要】:《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为明刊本的章回小说,编者朱鼎臣。其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当时的语言面貌,具有很高的语言研究价值。 副词作为《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的语言系统组成部分,目前还未见到对其进行专门而系统研究的论文和专著,针对其语法研究的这一薄弱环节,本文拟对《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中的副词进行穷尽式的专门研究。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中的副词共分为六个次类,每一次类又分为不同的小类,其副词分类情况为:程度副词,分为表极度、表强度、表弱度、表比较度、表几近度五个小类;范围副词,,分为表总括、表统计、表限定、表类同四个小类;时间副词,分为表已然或过去、表进行、表未然或将来、表突发或短时、表持续或长时、表暂且、表初始、表终竟、表逐渐、表不定时、表惯常、表重复十二个小类;情状方式副词,分为表协同、表急切、表单独或分别、表隐秘或公然、表直接、表努力、表其他七个小类;否定副词,分为表单纯否定、表对判断的否定、表对已然的否定、表禁止否定四个小类;语气副词,分为表确定或强调、表疑问或反诘、表不定或揣测、表祈使或决断、表意外或逆转、表恰好或庆幸、表深究或释因、表谦虚或尊敬八个小类。以上六个次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项分别为“大(128)、只(289)、又(349)、相(95)、不(1151)、乃2(111)”。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共有副词307个,338项,其中单纯副词147个,173项,分别约占47.9%、51.2%;合成副词160个,165项,分别约占52.1%、48.8%。上古汉语中的副词主要是单音节副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中合成副词约占其副词总量的一半,反映了近代汉语副词复音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也是和整个汉语发展趋势相适应的。通过考察本语料中副词的用例可以看出,复音形式的副词往往修饰双音节形式的成分。《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中的合成副词项以复合式合成副词为主,附加式合成副词的词尾以“然”、“自”为主。本语料约2/3的副词项使用频率偏低,约1/3使用频率较高的副词项多是单音节词,这些主要来自于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单音节副词在近代汉语副词中作为基本词汇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
【关键词】:语法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副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一)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语料简介8
- (二)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研究综述8-9
- (三)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副词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方法9-11
- 一、 程度副词11-20
- (一) 表极度11-12
- (二) 表强度12-16
- (三) 表弱度16-17
- (四) 表比较度17-18
- (五) 表几近度18-19
- 小结19-20
- 二、 范围副词20-29
- (一) 表总括20-24
- (二) 表统计24
- (三) 表限定24-27
- (四) 表类同27-28
- 小结28-29
- 三、 时间副词29-48
- (一) 表已然或过去29-31
- (二) 表进行31-32
- (三) 表未然或将来32
- (四) 表突发或短时32-36
- (五) 表持续或长时36-39
- (六) 表暂且39-40
- (七) 表初始40-42
- (八) 表终竟42
- (九) 表逐渐42-43
- (十) 表不定时43
- (十一)表惯常43-44
- (十二)表重复44-47
- 小结47-48
- 四、 情状方式副词48-61
- (一) 表协同48-50
- (二) 表急切50-52
- (三) 表单独或分别52-53
- (四) 表隐秘或公然53-54
- (五) 表直接54-56
- (六) 表努力56-57
- (七) 其他57-59
- 小结59-61
- 五、 否定副词61-67
- (一) 表单纯否定61-62
- (二) 表对判断的否定62-63
- (三) 表对已然的否定63-64
- (四) 表禁止否定64-65
- 小结65-67
- 六、 语气副词67-89
- (一) 表确定或强调67-76
- (二) 表疑问或反诘76-78
- (三) 表不定或揣测78-81
- (四) 表祈使或决断81-83
- (五) 表意外或逆转83-84
- (六) 表恰好或庆幸84-86
- (七) 表深究或释因86-87
- (八) 表谦虚或尊敬87
- 小结87-89
- 结语89-91
- 参考文献91-93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3-94
- 致谢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曹炳建,齐慧源;《西游记》版本研究小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刘冬青;曹炜;;近代汉语副词研究60年(1949—2009)[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张晓英;;《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西游记传》校点商兑[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4 王辉斌;;再论《西游记》的祖本为《西游释厄传》——对吴圣昔《商榷》一文的质疑[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5 吴圣昔;《西游释厄传》综考辨证录——兼谈王辉斌的“西游释厄传”[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姚政;;《鼎镌全相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自身所揭示的几个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01期
7 暴拯群;《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语言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张福通;;《西游释厄传》中的结构助词“的”[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_g_g;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6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7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