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留学生对汉语网络语言的接受程度调研
发布时间:2017-10-23 18:37
本文关键词:在华留学生对汉语网络语言的接受程度调研
【摘要】:随着中国的发展与网路的普及,网络语言也迅速在中国盛行。汉语网络语言除了是一种语言现象外,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了部分的当下中国文化,显示了目前中国社会和价值观的变化。对在华的留学生而言,蓬勃发展的汉语网络语言也肯定进入了他们的学习视野和日常生活。本研究主要调查在华留学生对于汉语网络语言的接受程度。调查发现:在华留学生对汉语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约44%的留学生熟悉最新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约56%表示愿意接受,有44%在日常交流中会尝试使用等。论文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如网络语言的活力和使用能够帮助年轻留学生们更快地“文化适应”,但网络语言不应编入留学生汉语教材,教师的全面素质应包括课下能为留学生讲解网络新词,不妨给高年级留学生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等。
【关键词】:网络语言 在华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9-11
- 1.2 研究的目的11
- 1.3 研究的方法11
- 1.4 国内外现有的研究11-16
- 1.4.1 对网络语言的界定11-12
- 1.4.2 对网络语言的肯定与否定12-14
- 1.4.3 网络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14
- 1.4.4 小结14-16
- 2. 网络语言概述16-21
- 2.1 网络语言形成与发展背景16-18
- 2.1.1 网络的迅速普及16-17
- 2.1.2 开放和多样化的现代社会17-18
- 2.2 网络语言的性质18-21
- 2.2.1 口语和书面语18-20
- 2.2.2 网络语言同时符合口语及书面语特点20-21
- 3. 关于在华留学生对网络流行新词语理解的调查研究21-28
- 3.1 调查对象、内容与设计21-22
- 3.2 调查的结果22-28
- 3.2.1 对网络及母语的依赖程度22-23
- 3.2.2 对网络语言的认识23-24
- 3.2.3 对网络新词语的态度24-26
- 3.2.4 如何看待汉语网络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26-28
- 4. 关于本次调研结果的具体分析28-33
- 4.1 文化交际28-30
- 4.1.1 跨文化适应28-29
- 4.1.2 网络语言与时下中国文化29-30
- 4.2 网络语言语用价值与影响30-33
- 4.2.1 正面影响30-31
- 4.2.2 负面影响31-33
- 5. 留学生汉语教学如何应对网络语言的一些建议33-38
- 5.1 汉语网络语言与对外汉语教材33-34
- 5.2 网络语言与更全面的教师素质34-36
- 5.3 正视汉语网络语言的活力与影响36-38
- 6. 结语38-42
- 6.1 本文的局限之处39
- 6.2 对未来的展望39-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录一:在华留学生对汉语网络流行新词语认识调查44-48
- 个人简历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勇;陈云香;;新词新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黄海泉;;网络语言的社会文化解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杨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代汉语新词语[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蔡晨薇;林荣钦;;浅谈网络语言中的“古字新用”现象——以“p巍弊治齕J];世纪桥;2010年21期
6 刘小梅;;网络新词与对外汉语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互联网天地;2013年10期
8 柴磊;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及其理据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2期
9 姜德梧;;关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10 邹立志;;从语言系统本身看网络语言的规范[J];修辞学习;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1084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8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