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山西兴县方言疑问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8:13

  本文关键词:山西兴县方言疑问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兴县方言 疑问句 特指问 选择问


【摘要】:本文以兴县方言疑问句为研究对象,以疑问句的句类为纲,从疑问范畴的角度出发,力争对该方言疑问句的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进行详实而细致的描写。全文一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兴县的地理人文概况及历史沿革,也对国内外疑问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规律性的总结,概括了普通话、全国主要方言、山西方言疑问句的研究现状,以及兴县方言整体的研究情况;回顾了学界已有的疑问句不同的分类系统,最终确定了兴县方言疑问句的分类。第二部分:特指问。该部分主要描写特指问这类疑问句,对句子的语调、答句、语法功能、语法结构和语气词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重点分析了特指问句的疑问代词。第三部分:选择问。该部分主要描写选择问这类疑问句,将该类疑问句分为两个大类:列项选择问和正反选择问,简单介绍了这两类选择问句的语调、答句、语法功能和语气词,重点从语法结构出发对两类选择问句进行描写分析,并总结出了选择问句的特殊类型。第四部分:其他类型的疑问句。该部分主要描写了四种特殊类型的疑问句,从句调、答句、语气词、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分出了不同的小类。第五部分:结语。该部分对整个兴县方言的疑问句系统进行了总结,从疑问句的语调、答句、语气词、语法功能、语法结构等方面总结了该方言疑问句的特征和规律,特别是对几类疑问句所具备的的疑问程度进行了排序。第六部分:附录部分,通过兴县方言音系详细介绍了兴县方言的声母和韵母系统。
【关键词】:兴县方言 疑问句 特指问 选择问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72.2
【目录】:
  • 中文摘要10-11
  • ABSTRACT11-13
  • 第一章 引言13-23
  • 1.1 兴县地理人文概况及历史沿革及方言所属13
  • 1.2 国内外疑问句研究成果综述13-18
  • 1.2.1 普通话疑问句研究现状13-15
  • 1.2.2 方言疑问句研究现状15-17
  • 1.2.3 山西方言疑问句研究现状17
  • 1.2.4 兴县方言研究现状17-18
  • 1.3 关于疑问句的分类18-23
  • 1.3.1 派生系统18-19
  • 1.3.2 转换系统19
  • 1.3.3 结构系统19-20
  • 1.3.4 功能系统20
  • 1.3.5 选择系统20
  • 1.3.6 兴县方言的疑问句系统20-23
  • 第二章 特指问23-35
  • 2.1 疑问代词23-32
  • 2.1.1 问人23-24
  • 2.1.2 问物24-25
  • 2.1.3 指别25
  • 2.1.4 问处所25-26
  • 2.1.5 问时间26-28
  • 2.1.6 问方式28
  • 2.1.7 问性状28-29
  • 2.1.8 问原因29-30
  • 2.1.9 问数量30-32
  • 2.2 语气词32-33
  • 2.3 语调和答句33-34
  • 2.4 小结34-35
  • 第三章 选择问35-47
  • 3.1. 列项选择问35-41
  • 3.1.1 语法功能35
  • 3.1.2 语法结构35-38
  • 3.1.3 特殊类型的列项选择问38-40
  • 3.1.4 语气词40-41
  • 3.1.5 语调和答句41
  • 3.2. 正反选择问41-46
  • 3.2.1 语法功能41-42
  • 3.2.2 语法结构42-44
  • 3.2.3 语气词44-45
  • 3.2.4 语调和答句45-46
  • 3.3 小结46-47
  • 第四章 其他类型的疑问句47-58
  • 4.1 反诘问句47-50
  • 4.1.1 语法功能和语法结构47-49
  • 4.1.2 语气词49-50
  • 4.1.3 语调50
  • 4.2 求证问50-53
  • 4.2.1 惊讶性求证问51-52
  • 4.2.2 测度性求证问52-53
  • 4.3 附加问53-57
  • 4.3.1 语法功能和语法结构54-56
  • 4.3.2 语气词56
  • 4.3.3 语调和答句56-57
  • 4.4 小结57-58
  • 结语58-60
  • 附录60-62
  • 参考文献62-6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4-65
  • 致谢65-67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67-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秀菊;;山西方言的特指疑问句(二)[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邵敬敏,王鹏翔;陕北方言的正反是非问句——一个类型学的过渡格式研究[J];方言;2003年01期

3 刘松汉;反问句新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4 刘丹青;;句类及疑问句和祈使句:《语法调查研究手册》节选[J];语言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志红;龙口方言的疑问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丽;兴县方言语音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99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99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9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