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赞助理论观照下《澳门新闻纸》的编译策略与技巧探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22:02

  本文关键词:赞助理论观照下《澳门新闻纸》的编译策略与技巧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赞助 林则徐 《澳门新闻纸》 编译策略与技巧


【摘要】:作为在1839-1840年期间创办的中国第一份译报《澳门新闻纸》的赞助人,林则徐通过对译员的经济、社会地位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的不可分型赞助,间接地影响了该翻译作品的生成,进而对其编译策略和技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采用描述分析的方法考察林则徐的赞助人身份对于《澳门新闻纸》翻译策略与技巧的影响。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关键词】赞助 林则徐 《澳门新闻纸》 编译策略与技巧
【基金】: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基地招标项目“《澳门新闻纸》与中国早期译报研究”(CTS2012-09)的成果~~
【分类号】:H059;G219.29
【正文快照】: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受两种语言的制约,,还受到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赞助(patronage)就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赞助并不直接影响翻译活动,但它有时对译作的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一巧46)在《翻译通告》(Cireular Lette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海;;《澳门新闻纸》与中国早期译报[J];新闻爱好者;2007年11期

2 黄旦;也论林则徐的新闻观——兼论中国近代新闻思想之源头[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01期

3 王友贵;;中国翻译的赞助问题[J];中国翻译;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湛;;晚清翻译的赞助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邵莉;李书仓;;30年来国内明末清初翻译高潮研究概况——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数据源为例[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侯靖靖;;17年间(1949—1966)奥尼尔戏剧在中国译界的“缺席”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刘会然;;浅析翻译出版机构的译学研究价值[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年03期

5 杨磊;;韩国文学汉译的“赞助者”研究[J];当代韩国;2012年03期

6 涂兵兰;;清末赞译关系考察[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戴拥军;;晚清外国法律书籍译介活动的文化透视[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孙国平;;多元系统理论下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1年13期

9 姚金楠;;浅析译报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01期

10 裘白莲;;论译者的“间性意识”[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3 温年芳;系统中的戏剧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瑜;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与传统视角下《孙子兵法》英译对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志博;戊戌变法前中国的报刊思想启蒙[D];湖南大学;2009年

3 周玉香;论文学翻译中意识形态的操控[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余梅;严复译本《社会通诠》赞助人因素的考察[D];贵州大学;2007年

5 赖佩芳;从“象征资本”的角度看赞助人角色[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6 周瑞;论改写理论视角下《格列佛游记》的翻译[D];湘潭大学;2007年

7 王莉;赞助人、读者和译者:影响国外畅销书在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马耘;国家政府对翻译活动的赞助:对外文出版社1949-1966年中文小说英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9 史晓丽;审美心理与翻译[D];中南大学;2009年

10 王湛;[D];郑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妙闽;;论林则徐谕体类禁烟公文的语用策略[J];兰台世界;2011年03期

2 廖冬梅;;林则徐《回疆竹枝词》中的维吾尔语考释[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邹光椿;林则徐名诗句的修辞解[J];修辞学习;1998年05期

4 ;影响中国人的30句古训[J];国学;2007年03期

5 郭泮溪;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6 唐日方;;论翻译发起人的角色——林则徐翻译活动个案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赵世杰;林则徐《回疆竹枝词》中的维吾尔语词[J];语言与翻译;1994年04期

8 杨丽娟;热气腾腾的“热”族词[J];咬文嚼字;2004年08期

9 谢友规;林则徐多知维吾尔语[J];语言与翻译;1987年01期

10 谢国平;“堼怒”[J];咬文嚼字;199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建明;;汉语“博物馆”一词的产生与流传[A];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2005年中国博物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继芹 刘效臣;我国近代翻译的蹒跚学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惠民;《海国图志》的对外关系用语和新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14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14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9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