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与语篇组织对语篇理解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图式与语篇组织对语篇理解的影响分析
【摘要】:经过调研发现,大学生的语篇理解水平主要受到图式能力和语篇组织理解水平的影响。根据心理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从以下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高大学生的语篇组织理解水平,提高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水平,从而提高语篇理解水平。
【作者单位】: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立项资助项目“语篇组织与语篇理解——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的互补性研究”(项目编号为YY1219)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H052
【正文快照】: 语篇理解是语言理解研究的最终目标,我们很少说孤立的词语和句子,脱离语境的单句也常常引起歧义而难以理解,因此语篇是语言理解的主要研究对象。语篇所具有的作为语篇的特征—语篇组织,和各种经验形成的图式,包括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语篇理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培芬;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茜;梁笑芸;;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朱蕴轶;阅读活动中的认知与情感[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蒋德红;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综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周建华;关于儿童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李俊峰;范文卿;;教育心理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郭成芳;兴趣·听力·英语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朱海燕;;浅析英语语言的有机特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朱万喜;儿童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秦晓杰;套话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汤九华;从语言学角度谈大学英语阅读技巧[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洪焕梅;;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曹承弼;;语境分类及其作用的初步探索(英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曾丽芬;;Schema Speeds up Exposition Reading[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范敬民;;基于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林书勤;;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恒;;从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看“萨丕尔——沃尔夫假说”[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婷婷;;浅谈认知心理学对同声传译的影响因素及在记忆训练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苏岚;;方言在大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郭婕;;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及其启示[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沁;思维风格、听力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继东;中国EFL学习者中介语交际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6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芳;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金秀东;日语和韩国语的复合动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10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俊丽;教学设计原理在英语网络课程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周良谦;陪同口译中文化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及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湛意;口译理论新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朱捷;折中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单军锋;图式理论视角下的连贯研究及对读前教学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申维;中学英语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的个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高晓辉;语言迁移对藏族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写作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郭敏姿;现代汉语音节语素化现象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夏国华;母语习得角度的语文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晓萍;改进听力技能[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2 卢莉;理查兹论英语听力教学材料的设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彩;;图式理论与文化图式的意义建构[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黄雅珍;胡慧玲;;图式理论与语篇解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曾凤英;;从认知图式的角度看语篇的理解[J];考试周刊;2007年35期
4 赵仙丹;;基于图式理论的语篇连贯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5 焦建平;李艳;;论图式理论在现代语言应用中的有机架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镡冬玲;;文学语篇构思图式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7 田延明;王淑杰;;从图式理论看语篇加工中的动态认知模式[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8 张向葵,关文信,孙树勇;图式理论在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4期
9 柯贤兵;;语篇理解中的图式认知探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孙瑜;;从图式理论看误解[J];文教资料;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野;;语篇理解及连贯的体验观——认知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的新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田延明;;从图式理论看语篇加工中的动态认知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袁艳;;网络隐喻的认知性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杨洋;;感官意象图式:通感的一个新的认知模式[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吴婷婷;;浅谈认知心理学对同声传译的影响因素及在记忆训练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健;衔接、语篇组织和连贯[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晓媛;二语语篇理解中关键图示对工作记忆负荷的削减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明宏;基于与汉语介词短语“在……上”之比较的英语介词on的认知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贾雪睿;中国人的间接式与美国人的直接式交际与语篇组织风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许宁云;汉语篇章零回指的解析与生成:一项基于语料的向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杨宁;汉语零形回指消解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7 李晓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Dao(道/Way)的多义性及其拓展的语义概念形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谭业升;翻译中的识解运作[D];复旦大学;2004年
9 帕提古力·麦麦提;基于向心理论的维吾尔语语篇回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严敏芬;汉语中不礼貌构式的社会与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汶青;基于图式理论的中级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小燕;论图式理论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晓莉;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看语篇连贯[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高颖;图式理论对口译及口译教学的指导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王菲;关联—图式视角下的口译过程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梅传伟;从图式理论视角对以技巧为主线编写的口译教材的调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7 杨春慧;口译中的信息处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辉;论图式在话语理解中的功能[D];河北大学;2005年
9 郑伟晶;图式在同声传译过程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宋雪梅;对图式理论在EFL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83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8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