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古代君主自谦词流变考证——以诏令为考察对象

发布时间:2017-12-01 23:22

  本文关键词:古代君主自谦词流变考证——以诏令为考察对象


  更多相关文章: 自谦词 君主专制 忠君 孝道


【摘要】:古代君主自谦词经历了秦汉、唐宋、元明清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唐宋时期为君主自谦词使用最鼎盛的时期。君主自谦词从使用语境看,多是面对祖先、先帝、太皇太后、皇太后等长辈或提及承继大统的语境,也有面对臣属的情况。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自谦词的核心原则是表现君主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即使唐宋以后君主自谦词倡行孝道,亦是以移孝于忠的方式教化百姓,有利于形成更广泛的忠君意识。自卑尊人也是自谦词使用的一项原则,统治者希望以此构建和谐的君臣关系,维护社会安宁稳定。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道德与秩序——宋代诏令文本的历史学解读”(12YJAZH169)
【分类号】:H13
【正文快照】: 自谦词,系指自作谦卑以有意贬损自己、尊重对方的语词。“自卑尊人”是中国古代人际交往的一项礼仪原则,即使是位居九五之尊的专制君主亦不例外。君主在发布诏令或与臣属对话时,为了突出自身的谦逊之德,构建和谐的君臣关系,往往会使用一些表示自谦的语词。这些自谦词一般为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崇琛;;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新闻篇章[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朱仰东;;《聊斋志异·商三官》与唐传奇《谢小娥传》比较论略——兼及《商三官》本事问题[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6 熊寿康;读《辞源》(修订本)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王海青;鲁迅论“三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高方;;从庄姜之嫁看春秋婚姻文化[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贺金峰;;兼论方城境内的“夏路”[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1期[C];2010年

6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7 徐勇;;天时、地利、人和——试析赵氏立国智氏败亡的经验教训[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8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陶贤都;;韩非忠观念试析[J];青海师专学报;2007年02期

2 王敬川;;孔子“孝”思想新议[J];船山学刊;2007年04期

3 魏娟;;张九成忠君爱民的政治思想[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魏英敏;;孝道的原本含义及现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9年03期

5 李肖峰;论社会“孝”的现代意义[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6 万光军;高腾云;;论孟子对管仲的评价[J];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薛向娟;;自沉——偏爱情结的必然结果[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0期

8 周东晖;孔子孝道初探——兼论儒学和现代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9 罗新慧;试论曾子关于孝的理论及其社会意义[J];齐鲁学刊;1996年03期

10 杨维中;孝道与现代家庭伦理[J];中国哲学史;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宁;;讲孝道人人有责[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甄有魁;;孝道[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顾嘉禾;;略论当代如何弘扬家庭孝道[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4 任先政;;坚守“孝道”莫忘本 实践“十要”献孝心[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1年第2期(总第86期)[C];2011年

5 邢来柱;周玉花;;论孝道[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魏英敏;;孝道的原本涵义与现代价值[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7 蒙志琨;;崇尚孝道 弘扬民族传统美德[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林安;蒙秀群;;努力营造孝道的良好风气[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周树鑫;;关于弘扬中国孝道之我见[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龙加太;;从“六个老有”看孝道的丰富与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德宁;不论富爸穷爸,,善良勤劳的爸爸就是好爸爸[N];新华日报;2004年

2 朱慧 常阿兵;《儿子、媳妇和老娘》传递百姓孝道心声[N];山西日报;2009年

3 任继愈;谈谈孝道[N];光明日报;2001年

4 高淑玲;扬文明精华之长[N];中国贸易报;2006年

5 邓晓霞;弘扬孝道 共建和谐[N];人民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韩忠智;弘扬孝道 和谐社会[N];中国老年报;2005年

7 子孝;构建和谐社会当力倡孝道[N];辽源日报;2006年

8 记者 陈冬;“孝官儿”来厦讲孝道[N];厦门日报;2010年

9 赖时奎;“孝道”我们还需走很长的路[N];钦州日报;2009年

10 王树声;老龄对策与“孝道”[N];中国老年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论明代的君臣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靖;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徐冲;“汉魏革命”再研究:君臣关系与历史书写[D];北京大学;2008年

4 高春海;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晁天义;先秦道德与道德环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田晓山;姑息医学之人文化成[D];中南大学;2009年

8 许蔚;断裂与建构:净明道的历史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芳;社会转型期的孝道与乡村秩序[D];上海大学;2013年

10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成际;传统“孝道”的历史建构及其在当代的重建[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敬华;先秦儒家君臣观念探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艳;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重建[D];延边大学;2005年

4 刘怡然;中国传统孝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尹怡朋;秦汉养老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铭;关于中国孝文化的思考[D];郑州大学;2007年

7 王淑霞;我国古代的存留养亲制度[D];山东大学;2008年

8 张磊;《大戴礼记》“曾子十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敏;孝道传统与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探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姚晓枫;中美青年基督徒孝道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42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42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c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