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限定词短语理论与汉语的同位结构

发布时间:2017-12-15 03:04

  本文关键词:限定词短语理论与汉语的同位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限定词短语理论 同指同位结构 领属结构 并列结构 句法语义


【摘要】:本文从限定词短语理论入手,探讨现代汉语同位结构的句法语义属性,认为同位结构应定义为"语义上同指,句法上同位",全称应为"同指同位结构"。通过句法分析,认为同位结构与并列结构的差异较大,不应归为一类,而与领属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果关注句法相似,可以将同位结构归入偏正结构;如果关注语义差异,则可将同位结构单独列为一类。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基金】: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4-ZZ86)资助
【分类号】:H146.3
【正文快照】: 零、引言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指示词+数量短语]组合可以理解为领属结构,如例①a可以说成“他的这三个孩子”,“他”是“这三个孩子”的领有者,“这三个孩子”属于“他”。例①b-f也可以作此理解。①a.他这三个孩子b.你们那位老师c.我们这个朋友d.他们这三个孩子e.我们这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熊仲儒;以“的”为核心的DP结构[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2 黄河;关于同位结构[J];汉语学习;1992年01期

3 朱英贵;复指短语的辨识[J];汉语学习;1994年06期

4 储泽祥;两个指人名词组合造成的复指短语[J];汉语学习;1998年03期

5 岳中奇;同位结构与名词性偏正结构[J];语文研究;2001年03期

6 张伯江;;汉语限定成分的语用属性[J];中国语文;2010年03期

7 汪仁寿;复指词组与复指成分[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02期

8 陆俭明;;关于领属性DP结构的生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街生;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张国华;;徐杰《生成语法的“语类”与传统语法的“词类”比较研究》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姜红;;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不对称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施发笔;试论《水浒传》介词避复的技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阮绪和;形名偏正结构的语法功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中启后性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2 李影;付莉;;韩国中小学生“是”的错序偏误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潘雪莲;;词典中名词释义模式的选择[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沈焕生;朱磊;;基于信息内容的关键词抽取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田野;;北京话强调焦点句音量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吕晓玲;;闽南方言南安话的类结构助词“得”、“说”、“伊”、“通”[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俞士汶;朱学锋;段慧明;张化瑞;;以词义为主轴的综合型语言知识库[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乌晓丽;“X+—N比—N+VP”表义功能新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婧一;元代笔记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宗政;200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熙 ,v缂孜,

本文编号:1290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90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7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