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例对纠正卜辞误读的重要作用
本文关键词:文例对纠正卜辞误读的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据无名类骨条卜辞朝向对边契刻与卜辞回行后的长度往往大于前行的文例规律,对多版骨条卜辞作了重新释读,说明了文例对纠正卜辞误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
【基金】:首都师范大学社科项目“殷墟村中南新出甲骨的整理与研究”(01132100200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21;K877.1
【正文快照】: 甲骨学研究中,给卜辞做释文是一项基础的工作。目前的释文类专书主要有《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下文采用简称《摹释总集》)[1]、《甲骨文合集释文》(下文采用简称《释文》)[2]、《甲骨文校释总集》(下文采用简称《校释总集》)[3]、《殷墟甲骨文摹释全编》(下文采用简称《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文心;释羁——对商朝驿站的探讨[J];中原文物;199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良平;从原始思维看《诗经》兴体诗的文化底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周良平;;“比”“兴”与意象创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黄娟;;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张捷;;“黑”词义与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5 汪晓丽;;《管子·侈靡》篇“云”字解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夏利亚;;转喻在古汉字造字表词方法中的运用例说——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王建军;出土材料中所见的“逆”及相关语词的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方稚松;;甲骨缀合十组[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9 武振玉;;殷周金文中的征战类动词[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10 齐航福;;花东卜辞中所见非祭祀动词双宾语研究[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黄锡全;;新见古文字材料与古代货币研究中之疑难问题举要[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3 李娟;;“臣”义发展演变——兼谈古代君臣关系的演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苏庆红;;“馘”之音辨——从《庄子今注今译》“黄馘”之音义说起[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鹏举;;《黄帝内经》“蛊”、“痔”名义钩沉[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伟;体用之间[D];南开大学;2010年
3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郭国权;清代金文研究}湂諿D];吉林大学;2011年
6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发;商代武丁时期甲骨军事刻辞的整理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毕秀洁;商代拝器挊文的整理,
本文编号:1298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29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