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牧民社区”的语言生活——二连浩特市星光小区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
本文关键词:城市“牧民社区”的语言生活——二连浩特市星光小区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 出处:《满语研究》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二连浩特市生态移民社区星光小区是典型的城市"牧民社区",社区内的蒙古族均掌握蒙古语,小学时均接受过蒙古语或蒙汉双语教育。在家庭内部,语言使用的同质性很高,且代际差异不明显。在社交场合,蒙古族或使用地方普通话,或使用蒙汉双语。与本民族邻居、亲人或朋友主要使用蒙古语,与陌生人多使用地方普通话和蒙古语。不同民族对普通话和汉文的社会地位评价最高,其次是蒙古语文、英语文,对其他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方言的社会地位评价不高。绝大多数蒙古族认为,蒙古语和普通话对自己比较重要,且希望后代接受蒙古语或蒙汉双语教育。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基金】: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三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CUN985-3-YJY-2)
【分类号】:H212;H102
【正文快照】: 一、引言1.社区概况为解决草原牧区生态恶化问题,自21世纪初开始,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开始实施“围封转移”战略。在牧民自愿基础上,对草原生态极度恶化、牧民单靠放牧无法生存地区,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将牧民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的城镇地区。2005年,二连浩特市政府投资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远新;;河北尚义县四台蒙古营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苏宇炫;李素琼;;泰国中学生的语言态度对其汉语学习和使用的影响[J];语文学刊;2010年04期
3 周薇;;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的相关性分析——以2007年南京城市语言调查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4 刘玉屏;侯友兰;;农民工语言使用情况调查——以浙江省绍兴市为样本[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阎喜;;英语文学中的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6 向音;李峰;;军事领域言语社区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1期
7 申慧淑;;鄂温克族家庭语言个案研究——访鄂温克旗辉苏木的布和吉日嘎拉一家[J];满语研究;2008年01期
8 王远新;;城镇边缘土族村庄的语言生活——青海同仁县年都乎村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刘玉屏;;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10 张素杰;;云南省哈尼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探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张德萍;;关于莆仙人“地方普通话”中的语音错误和对策的探讨[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爱军;王霞;殷治纲;;汉语普通话和地方普通话的对比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4 李宁;孟子厚;;长治普通话双字词的调形结构分析[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远新;;语言调查中的语言态度问题[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李胜梅;;方言的语用特征与普通话训练——以江西人所说地方普通话为考察对象[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建强;;略论中介语理论与PSC[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向柠;;广州“地方普通话”单字调的声学实验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刘启珍;;中介语理论在普通话培训及水平测试中的运用[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为蓬;;自然语言应用的容错性[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泽润;装腔作势的畸形(gobbledigook)语言[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牛锐;保护语言多样性 构建和谐语言环境[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王晖;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个基本概念[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4 钟歆;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5 记者 冯骥 见习记者 马静;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N];西藏日报;2006年
6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一半处于消亡边缘[N];浙江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于翔 实习生 李峰;“地方普通话”——南腔北调[N];宁夏日报;2005年
8 欧阳晨雨;不应强限网络语言使用[N];民营经济报;2006年
9 魏江;要保护汉语的纯洁性[N];甘肃日报;2008年
10 张悦;民族语言渐消亡 徒留声声叹[N];中国民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3 雷红波;上海新移民的语言社会学调查[D];复旦大学;2008年
4 吴炳章;交际博弈论[D];河南大学;2009年
5 沈世s,
本文编号:1314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14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