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互文类型
本文关键词:汉语中的互文类型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偏向篇章的西方互文性理论研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而偏向词、短语和句子的中国传统互文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其实,中国传统互文理论中的互文类型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通过对传统互文进行重新定义和形式化标记,结合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各种语料进行穷尽性分析,可以发现汉语至少存在22种不同类型的互文现象,不仅包括语义的互渗,还包括语义的激发、删除以及多层次的互文。
[Abstract]:Study on the western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bias current discourse produced fruitful results, and to China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is relatively small. In fact,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in Chinese intertextuality types far than we imagine. By redefining and complex formal markers of the traditional combination of modern Chinese and Intertextuality. All kinds of ancient Chinese corpus exhaustive analysis, it can be found that Chinese there are at least 22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textuality, including not only the mutual infiltration of semantics, including semantic excitation, delete and intertextuality multi-level.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1YJC740027)
【分类号】:H13
【正文快照】: 一、传统互文理论的现状与困境“互文”在当今学术界是非常重要的文学批评概念,一般认为来自西方,但这不确切,中国传统训诂理论早就有互文的概念。相对西方互文只关注篇章层面,中国传统互文更注意词语结构的种种变化。在中国最早的训诂学中,互文理论的核心概念为“参互成文,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炯;;论汉语随意会话的特征[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吴超强;;汉语、壮语结构不同的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3 舒梧;《汉语倒排词典》出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4 杨福林;漫谈汉语的口头表达[J];内蒙古电大学刊;1989年01期
5 元鸿仁;论汉语“繁化”之成因[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6 方而;你的中文水平合格吗?[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08期
7 金石;崭新的探索可喜的进展──评介《朝鲜语和汉语关系调查》[J];汉语学习;1996年03期
8 雷怀宇,,卢义;操母语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9 王晨;略谈我校外籍留学生的汉语教学[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S2期
10 周淑敏;汉语与佛教文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宝荣;;汉语“副+名”现象的语义、语法分析与认知基础[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王玮;蔡莲红;周同春;;表述汉语重音的属性参数研究[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聂亚宁;;论汉语中“水”的动态意义及隐喻概念[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冯勇强;初敏;贺琳;吕士楠;;汉语话语音节时长统计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伟潼;;对“洋文”冲击汉语现象的基本估计与对策[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6 朱海燕;刘丰;;英语俚语和汉语习语:中美亚文化群的一面镜子[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孙朝奋;;写“简”、识“繁”、“打”拼音和汉语的规范[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8 韩希昌;;韩语和汉语里的“口”和“嘴”[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9 王叶丁;;英语与汉语中的性别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严辰松;;关于“字”的一些认识[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施芳;首届世界汉语大会闭幕[N];人民日报;2005年
2 施芳 赵婧;汉语蕴涵巨大的魅力[N];人民日报;2005年
3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东亚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莫斯科实用东方学学院教师 黄立良;在俄罗斯大地上感受汉语温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钊;大家都来学汉语[N];科技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静 实习生 陆小青;韩国学生邕城学汉语[N];南宁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黄悦平 通讯员 涂萍 徐春梅 张炎;一群洋学生 韶城学汉语[N];韶关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叶飞 实习记者 李鹤琳;听外国人用汉语合唱[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记者 冯俊扬 宋洁云;阿孔子学院想办汉语会议[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记者 戚德刚;塞尔维亚语言中学开设汉语课程[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汪融;汉语在故乡的忧虑[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世海;汉语话语中误解的类型及其因由[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0年
2 任玉函;朝洰後期o"姙教科f鴬炑匝芯縖D];浙江大学;2013年
3 姜美玉;汉语口误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解海江;汉语编码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莫爱屏;汉语话语中推理照应的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6 吴平;汉语部分句式的形式语义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周筱娟;现代汉语礼貌语言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陈前瑞;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敏;语段理论下汉语关系结构的生成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曾常红;汉语论辩体语篇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峰;汉语主题结构及其翻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鲁昌;汉语模糊限制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徐铁飞;汉西谚语文化因素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桑紫宏;基于形式重复的汉语幽默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朴锦海;汉韩敬语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6 宋帆;汉泰语量词比较研究和泰语量词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向亮;湘西苗语、土家语与汉语的称谓语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何氏红凤;汉语和越南语“定语”的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永华;新疆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宋彦云;现代汉语歧义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61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6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