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极量负极词用于问句的双向关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2 04:14

  本文关键词:极量负极词用于问句的双向关联分析 出处:《当代修辞学》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极量负极词 梯级逻辑 信息熵 双向关联


【摘要】:极量负极词常用于否定句和问句,它在用于问句时表示反问,暗含否定含义。从双向关联的角度可以解释极量负极词用于问句时的修辞动因和否定含义的推导。问话人使用极量负极词是想要获得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和加强语气;听话人是在启动了量值与概率构成的单调函数关系和最佳相关的语境假设的前提下才领会了问句隐含的否定意义。
[Abstract]:Extreme negative words are often used in negative sentences and questions, which indicate rhetorical questions when used in questions. The rhetorical motivation and negative meaning of extreme negative words used in questions can be explained from the angle of bidirectional correlation. The interrogators use extreme negative words to obtain the most convincing evidence and strengthen language. Qi; The hearer understands the negative meaning of the question only on the premise of initiating the monotone function relation between the quantity and the probability and the hypothesis of the best correlation contex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负极词的空间映射研究”(12BYY12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词语极性特征的信息论研究”(12YJA74003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极性词是指具有极性敏感性的词语,即它们的语境分布受到肯定和否定情态限制的词语。极性词一般分为正极词和负极词①。正极词典型地分布在肯定句中,负极词典型地分布在否定句中。Fauconnier(1975a,b)、Israel(2011)等发现许多极性词语都具有极量意义,具有极量意义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秋丽;;浅析关联理论与话语误解[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金媛;;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功能阐释[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曾莉;王苹;;语境假设的产生过程[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4 吕文静;;话语标记语well的关联理论阐释[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杨莉;;从关联理论看口译中的意义传达[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7期

6 马妍妍;;关联与交际中的话语理解[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9期

7 唐宇;;关联理论语境观对二语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5期

8 游玉祥;;关联理论与语境研究的范式演进[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张耘;;翻译语境的关联理论视阈[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旷战;;关联理论与会话含意学说的比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会锋;;毕节三官话里的是非疑问句[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王萍;石锋;;汉语北京话疑问句语调的起伏度[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陈颖;;带有“是不是”的疑问句的祈使用法[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蒋勇;;析从任选义迈向梯级义的转换机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张建强;;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疑问句使用情况调查[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路继伦;;疑问句句尾去声字声调与语调的交互作用[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霖;;幽默言语认知语用新解——关联理论与概念整合:孰是孰非[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高峰;陆汝占;;限定领域中汉语语义求解的方法——类型逻辑语义学应用初探[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反问句的功能和语用分析[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江海燕;;陈述、疑问语调的音高过渡[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及其不良影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李爱军;面向言语工程的情感语音[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张仲景国医学院 沙恒玉邋沙涛;古医籍中的语序变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冯志伟;汉语拼音是语言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N];光明日报;2000年

5 梁朝文;布依语汉语语气和语气词对比研究[N];贵州民族报;2010年

6 涿州市第二中学 郄跃武;浅谈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晟宇;呢字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婷婷;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D];武汉大学;2005年

3 黄杨英;关联翻译理论与幽默讽刺文本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丁勇;元代汉语句法专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叶建军;《祖堂集》疑问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盛银花;安陆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子;言语交际的关联优选模式及其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明宇;极向敏感与极项允准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吴剑锋;言语行为与现代汉语句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东孝拓;话语输出者和输入者的个人因素对疑问句中“呢”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智;现代汉语口语疑问句语调升降规律及其成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李花子;汉韩疑问句否定表达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4 徐彦;汉维语疑问句对比[D];新疆大学;2004年

5 杨红;现代汉语疑问语气副词与疑问句类型匹配能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程凯;汉语是非疑问句的句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7 邓晓华;疑问句的功能偏离——转喻功能及其实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伦茜;泰国留学生汉语疑问句语调习得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阮氏排;《坛经》的疑问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家合;元刊杂剧疑问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67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367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