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语言、小语种语言与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通用语言、小语种语言与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研究 出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用语言与小语种语言有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国家制定语言政策的出发点应该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应制定政策鼓励每个人既懂得本本民族的方言,又懂得国家通用语言;语言能力是一个人重要的劳动能力即人力资本;对通用语言掌握欠缺所形成的语言的障碍影响了少数民族农牧民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和城镇化的进程,加重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的程度,具体表现为隐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加剧。
[Abstract]:The common language and the minority language have their inherent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law,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should be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should be developed to encourage everyone to understand both the dialects of their own peoples and the common language of the country; Language ability is a person's important labor ability, that is, human capital; The language barriers caused by the lack of common language have affected the transfer of ethnic minority farmers and herdsmen from the primary industry to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hich has aggravated the degree of urban-rural segmentation of the labor market.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s recessive unemployment and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aggravation.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249.21;H09
【正文快照】: 一、语言对新疆少数民族就业现状的关系分析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大的困难。许多部门和学者都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受到语言和文化的限制,缺乏向外流动就业能力[1]。2003年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晓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2 马新英;;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以新疆高等师范院校为例[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周殿生;我国的语言教育与国家利益[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苏剑;吕君奎;;经济学视角下的小语种语言存亡的理论比较与研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梅荣;巴根那;;少数民族药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北方药学;2012年02期
2 郅洁;杨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难就业因素分析及就业渠道的拓展[J];成功(教育);2012年07期
3 姜琳琳;;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王璐;;基于北部湾经济增长对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研究[J];大家;2012年12期
5 照格申白乙;;蒙古语授课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廖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7 阿依努尔·图尔荪;阿达莱提·图尔荪;;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以陶家宫乡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2期
8 郭璐洁;;新疆中等职业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和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07期
9 艾买提江·伟力;;关于内地高校中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康健,张立荣,林惠;阵痛后的新生——我院汉语授课情况调查[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4 王海兰;个体语言技能资本投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利英;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阿依努·阿斯合别克;新疆哈萨克族大学生就业的调查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热娜.买买提;新疆高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毅;手机短信对苗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希尔艾力·阿合买提;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李建军;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汉语教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晓波;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中“人才悖论”现象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仙米西努·阿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萨如拉;蒙古语授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卫国;;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2 贾友军;綦群高;王英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李光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弋丹阳;;对外汉语本科毕业生就业出路之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2期
2 穆揆;应当查查词典[J];辞书研究;1980年02期
3 高宝珍;;《建国以来出版的少数民族语文辞书一览》补遗[J];辞书研究;1984年06期
4 阿不都萨拉木·阿巴索夫 ,王振本;加强少数民族的汉语文学习[J];语言与翻译;1988年04期
5 李广莹;少数民族成人的汉语文选课教学试探[J];语言与翻译;1989年02期
6 靳建军 ,阿里蒙;简讯[J];语言与翻译;1989年04期
7 肖月;;中国民族语文工作考察团访美[J];民族语文;1992年04期
8 王磊;;牡丹江方言词汇[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9 巴战龙;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历史与未来——访著名民族语言学家戴庆厦教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赵建基;;汉字在新疆民族大学生汉语教学中的活学巧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剑;;经济学视角下的小语种语言的存亡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范可育;;《汉语拼音方案》功能的新概括[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哈斯巴特尔;;浅谈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文写作能力[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杨涵清;;布、傣、壮语音词汇的比较和文字联盟的建议[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5 谢俊英;;我国行政法律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翁独健;;要重视民族古文字研究工作[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7 孙宏开;;试论尔苏沙巴文字的性质[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8 胡增益;;满文的历史贡献[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9 王铁琨;;《规范汉字表》研制的几个问题[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曹志耘;;汉语方言:一体化还是多样性[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涛;我国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N];北京日报;2003年
2 记者白冰 黄燕 陆汉魁;中国22个少数民族拥有本民族文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记者 王慧敏;新疆“双语”教育从娃娃抓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张悦;民族语言渐消亡 徒留声声叹[N];中国民族报;2006年
5 钟歆;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6 记者 冯骥 见习记者 马静;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N];西藏日报;2006年
7 买买提·艾力;学习双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4年
8 通讯员 许才田;州人事局采取措施推进“双语”教学[N];克孜勒苏报;2006年
9 通讯员 钮煜;额敏县“双语”教学遍地开花[N];塔城报;2007年
10 刘恺;新疆开展免费语言培训[N];西部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邬美丽;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调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郭友旭;语言权利和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苏剑;语言演化与语言保护:语言经济学的分析框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陈心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夏迪娅·伊布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允凤;和田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汉语学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云龙;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学前双语文教学中强化汉语文教学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新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汉语课堂教学观状调查及其研究[D];新疆大学;2002年
4 孙海娜;我国国家通用语[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袁森林;《明实录》所见明代的语言文字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6 滕红;维吾尔族学生使用汉语副词中的偏误[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7 安磊;云南花灯语体特征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tq;歙县(深渡)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杨双群;魏晋南北朝碑刻人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韦t ;壮语对广西汉语方言的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30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3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