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李方桂与郑张尚芳上古复辅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6 12:04

  本文关键词:李方桂与郑张尚芳上古复辅音比较研究 出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复辅音 谐声 形态 上古音 李方桂 郑张尚芳


【摘要】:从李方桂和郑张尚芳上古复辅音比较中可以得出,他们都注重运用谐声构拟复声母,着眼于音系的对立互补,都能解释一些谐声现象;不同之处在于,郑张尚芳的复声母参照亲属语言的音系结构和同源词来构拟,所以更加丰富、系统,能解释更多、更复杂的谐声现象。只是他们的拟音是从语音层面来展开论证,没有顾及形态层面,语音层面结合形态音位研究复辅音也许是以后上古音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Abstract]: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Li Fanggui and Zheng Zhang Shangfang,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both of them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harmonic consonants to construct quasi complex consonants, focus on the opposites and complementarities of phonological systems, and can explain some harmonic phenomena. The difference is that Zheng Zhang-fang 's complex consonants refer to the phonological structure and homologues of kinship languages, so they are richer, more systematic and can explain more. More complex harmonic phenomenon. But their phonetic is from the phonological level to start the argument, no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orphological level. The phonological level combined with morphological phonemes may be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phonetic consonant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汉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项目编号为12YJAZH001)阶段性成果 201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两汉韵部演变专题研究”(项目编号为11L02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11
【正文快照】: 高木汉根据英国汉学家艾约瑟的复声母假说在《中日汉字分析字典》中指出“各、洛”互谐是古汉语复声母的痕迹[1],从此以后复辅音的研究就一直没有间断过。严学[璠2]、陆志韦[3]、董同煝[4]、李方桂[5]、潘悟云[6]、郑张尚芳[7]等学者都推动了复辅音的研究。上古有复辅音的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金明;;试析汉藏比较对上古音研究的价值[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林;;再论汉语宾语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彭建国;湘语果摄字的历史层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钱虹;;《现代汉语词典》联绵字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尹蔚;介词“把”和“将”的应用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刘祥友;;湘南土话中t、th特殊音读的来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7 孙燕;;保定方言中词尾“儿”的表现差异及其相关变体[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刘薇;贾佳;;从结构助词“之”到“底”的替换[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02期

9 史红改;;词尾“化”的来源、意义及“X化”动词语义特征[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黄易青;;从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看唇音字的开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卢凤鹏;;彝汉同源关系词考释[A];乌蒙论坛[C];2006年

2 李锦芳;何彦诚;梁敢;杨琴芳;;西林壮汉文化的交融——谈西林壮语汉借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发展变异[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3 阿合买提江·艾海提;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青金石古今中外名称考[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2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6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韦名应;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孙越川;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丽;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金发;《马氏等音》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k文霞;李,

本文编号:1433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33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