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影响广东媒体新词的动态语境变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2 00:51

  本文关键词: 语境 语境变量 广东媒体新词语 语言应用导向 出处:《学术研究》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词语历来都是语言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对于反映特殊地域独特性和个体性的新词研究却较少涉猎。本研究选择近年来广东媒体出现的新词作为研究对象,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模型为理论基础,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论述新词语与话题、时空位置、活动赛事、网络问政、媒体视角、语气表述、方言、惯用语群和媒介等社会文化语境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针对新词语中的负面倾向,提出语言应用导向问题,建议大力倡导规范、文明和绿色用语。
[Abstract]:Neologisms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linguists, but the study of neologisms, which reflect the uniqueness and individuality of special regions, is seldom studied. This study chooses the new words which appeared in Guangdong med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contextual model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new words and topics, space-time location, events, network politics, media perspective, mood expression, dia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iom groups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variables such as media; At the same time, aiming at the negative tendency of new word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 of language application orientation, and suggests to advocate standardization, civilization and green language.
【作者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大英部;韩山师范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基金】:2011年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特别委托项目“2008年以来广东媒体新词语语料库建设及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还有陈亚静、赵聪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动态系统,与社会处在共变的关系中,社会的发展变化促使语言各要素发生变化。而词汇则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对社会发展变化最敏感,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窗口,因而历来都是语言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从2004年起,采用更科学的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粟应人;;现代新词语的文化透视[J];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年11期

2 董骞;改革开放的社会语境对汉语新词语的影响[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英莎;;从语境因素看就职演说的语言特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杨学敏;;“互文”=无限释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3 周娟丽;;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观看委婉语的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 任园园;;英语中的句法歧义分析与歧义排除策略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5 林易;;浅淡交际中语境的动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6 张亚楠;;英文求职信的文体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7 李恒霞;;用语域偏离理论分析北大学生答日本记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8 赵德全;宁志敏;;功能语言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9 陈璇;;语境对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的提示功能探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10 张涛;;伦敦学派语境理论国内研究成果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叶宁;警察讯问话语[D];浙江大学;2010年

6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欣;英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薛婷婷;我国对外报道新修辞情境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刘雪芹;《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朱广瑜;文化语境与高中英语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段静;奥巴马演说词反复的顺应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杜冰;CALL环境下情境性视频对英语听力理解的效用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闫璐;从文化语境顺应角度谈英汉翻译[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明;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董涵宜;语境理论在研究生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娟;王蒙微型小说语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春晓;代言人广告的修辞学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甜;铁凝小说语言符号的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汪成慧;俄汉新词新语与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2 董晓敏;当代汉语词汇变化文化透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陈建民;汉语新词语与社会生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4 郝全梅,劳臣;新词新语与新闻语言[J];新闻战线;2004年07期

5 张志毅,张庆云;新时期新词语的趋势与选择[J];语文建设;1997年03期

6 葛西劝,葛素表;对新闻语言中新词语应用的一点看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2期

7 朱永锴,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2期

8 杨春娥;语词变迁与文化影响[J];忻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好章;;意义与语境:交互语境模式构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1期

2 陈令君;;汉语会话中评价的语用顺应性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尹青梅;王益平;;学术论文与学术演讲的语境变量对比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吴士文 ,江锋;修辞研究中的新开拓——评高继平的《语言艺术散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5 段曹林;在语境研究中引入信息论的一种尝试[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毛行宇;交际教学中的语用分析[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7 马丽萍;论修辞效果[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8 李京南;名词化隐喻在语篇构建中的功能浅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玉臣;“语境——纯理功能耦合假说”的多维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玮;动态语境视角下的网络语言变体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罗倩茗;《百万小学堂》中句型的顺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3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53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7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