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文化生态中翻译的中度干扰

发布时间:2018-01-22 02:11

  本文关键词: 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多样性 翻译 中度干扰 译者主体性 出处:《中国科技翻译》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化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文化构成多样化的世界文化生态圈。翻译的干扰可影响文化种群的丰富度,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的"中度干扰假说"阐释生态翻译对文化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文章指出:中度干扰可促进多元文化的互利共生,译者主体性的适度介入有利于各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以维护民族文化个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全球文化生态圈健康、持续地发展。
[Abstract]:Culture has a regional nature, and different regions of culture constitute a diverse world cultural ecological circle. The interference of translation can affect the richness of cultural population. This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the hypothesis of moderate interference in ecology to explain the role of ecological translation in regulating the cultural ecosystem. It is pointed out that moderate interference can promote mutualism and mutualism of multiculturalism. The moderate involvement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s conducive to the equal dialogue among different culture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national cultural personality and the diversity of the world culture and to make the global cultural ecological circle healthy and develop continuously.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0-2011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1011332B) 2010年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研究立项项目(101226)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翻译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研究,国内外都刚起步。在国外,彼得·纽马克[1]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进行分类,并指出翻译的生态学特征。戴维·卡坦[2]对翻译生态文化的分类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而“翻译生态学”(translation ecol-ogy)的概念由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MichaelCronin在2003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朱月娥;;中国电视栏目名称中文化的折射及其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9年03期

2 朱月娥;;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J];中国科技翻译;2010年01期

3 李宇明;;谈术语本土化、规范化与国际化[J];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04期

4 李竞;;戴文赛教授:规范现代天文学汉语名词的先驱者[J];中国科技术语;2008年05期

5 孙会军;郑庆珠;;从《青衣》到The Moon Opera——毕飞宇小说英译本的异域之旅[J];外国语文;2011年04期

6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年02期

7 孙艺风;;文化翻译与全球本土化[J];中国翻译;2008年01期

8 祖利军;;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翻译[J];中国外语;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鸿芹;;翻译原则、策略、方法与技巧的概念范畴及其关联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朱义华;;论民俗表演艺术样式的译介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郑玲;从目的论看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输——兼评《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凤群;认知语用学中的翻译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徐婧;;从关联理论看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陈习芝;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庞德的诗歌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涂传娥;;浅谈解构主义翻译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周桂英;;论“归化”、“异化”与习语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楚春霞;;解读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绮锋;;翻译活动之中译者的功能——以生态翻译为中心[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崔长青;;翻译教材的描写性探因[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陆刚;;等效理论张力下的翻译认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于兰;;中西文化浸润下的英译本《围城》——从小说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分析英译本[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邓云丽;;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更新[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许洁;;论汉译日中归化与异化的策略——以中国电影片名的日文翻译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朱蕤;;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以《翻译之道》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5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6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邱s,

本文编号:1453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53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f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