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从“大一统幽默观”谈幽默分类

发布时间:2018-01-27 22:43

  本文关键词: 幽默 范畴 分类 语言学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多年来,对幽默的分类五花八门,难于确定一个较为统一的分类。要分类,就要先确定其范畴。本人在本篇文章的姊妹篇《用"大一统幽默观"谈幽默的范畴》文章里谈论了幽默范畴的界定问题。根据这个大一统的观点,就是尽可能地纳入一切有幽默成分的幽默现象,本文就是在这个"大一统幽默观"所确定的范畴里来论述分类问题的。本文把幽默分为内在和形式两大个类,在内在的分类里又分了高级和低级两个大类;在形式的分类里也分了有声和无声两个大类。并用公式把它们"固定"下来,达到使幽默大一统的目的。为防止今后随着社会发展会对幽默带来新的载体而产生新的分类,所以本文在对幽默的分类公式中,还加设了无穷项,为使"大一统幽默观"的幽默分类能永久地成立留下了空间。
[Abstract]:Over the years, the classification of humor varied,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a more unified classification. I have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of humor category in my sister article "on the category of humor with a unified sense of humor". According to this unified viewpoint, I have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of the category of humor. It is to include all humorous phenomena as far as possib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humor in the category determined by the "unified humor". This paper divides humor into two categories: internal and formal. In the internal classification, it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high level and low level;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forms are also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sound and silent, and use the formula to "fix" them down. To achieve the goal of unifying humor.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fu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will bring a new carrier of humor and produce a new classification, so this article in the humor classification formula, also set up infinite items. It leaves room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humor in the Great Unification of humor.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学院;
【分类号】:H0-05
【正文快照】: “幽默的根源是语言,是因社会文化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是艺术化的语言,是表意性的,抒情性的,可以用种种方式表达和表现,成品都有艺术美感。”[1]很多幽默理论家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幽默的范畴。有从逻辑学角度的[2]、有从心理学角度的[3]、有从幽默与笑的关系[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成;幽默定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海雅;情景喜剧幽默翻译的多元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文珍;[D];安徽大学;2005年

2 程朝霞;论语文教师的教学幽默[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江;;禁忌语与委婉语之认知视角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2 王严;;试比较英语和汉语中的被动句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天润;;汉语外来词范畴试探——从外来词语言文化二重性看汉语外来词的范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王瑶;;现代汉语主宾可换位供用句的构式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5 何中清;;评价理论中的“级差”范畴:发展与理论来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加晓昕;;现代汉语单音色彩词的类别探讨[J];天府新论;2011年05期

7 黄笑山;周傲生;;比较构拟和内部一致性[J];语言科学;2011年02期

8 彭小红;易叔儒;;说汉语儿童早期否定习得误用现象个案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周红;;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看东北方言“整”的语义阐释[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魏文婧;颜学金;;文与质不等于当今的直译与意译[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付洁;;傈僳语同彝缅语体、态范畴比较研究[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吕必松;;试论汉语的象态范畴和状态表示法(提纲)[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万禾;意愿范畴与汉语被动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刚;普通话儿童早期动词习得:范畴、论元结构与句法线索[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周大军;军语的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筱娟;笑不笑由你——中西方幽默语境比论[D];苏州大学;2003年

2 王永芬;汉语方言人称代词复数表现形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3 练雪瑞;现代汉语方位词的时间表达[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爽;类典型理论框架下英汉双宾语结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张s,

本文编号:1469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69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