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诗画翻译十原则
本文关键词: 移情入境 文化纵深 中国古典文论 翻译十原则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诗画仿佛一对孪生姐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对于诗画的解读也因人而异。在对其翻译过程中,要实现其全面的文学内涵传达确非易事,因此,笔者试图从文化传播这一角度,采用理论介绍、文本对比分析的办法,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如何更好传译中国诗画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并援引中国古典文论相关术语,提出十项实现"移情入境"之诗画翻译策略。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poetry and painting is like a pair of twin sisters. There are paintings in poems and poems in paintings.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 and painting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 It is not easy to achieve its comprehensive literary connotation, therefore, the author tries to use the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and text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how to better interpret the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contained in Chinese poetry and painting as far as possible, and puts forward te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poetry and painting to realize the "empathy into the country" by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terms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一、中国传统诗画的厘定及其共有美学特征何谓诗(Poem)?对于这个概念,中外先辈早有研究,且各有表述。“诗言志,歌咏言”;陆机在《文赋》中言道:“诗缘情而绮靡”;济慈说:“诗的生命在于热情”;严羽《浪沧诗话》:“诗者,吟咏性情也”,黄宗羲在《谢莘野诗序》中言道:“夫诗者,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福英;;中国古典诗歌中地名意象的英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李锋;朱光潜对维柯与中国传统诗论的比较及发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辜正坤;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郑海凌;钱钟书“化境说”的创新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刘莉琼;从格式塔意象看古诗《江雪》的翻译[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李坤;;汉译押韵英语广告的影响因素及翻译策略[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7 冯丽姣;;商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钟开渝;古典诗词译释中的文化因素——古典诗词意境及文化底蕴的体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何谦卫;;文化多元化与翻译策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10 左筱林;格律诗音韵的翻译处理[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桂妹;;诗与画的超越与界限——对闻一多《秋色》的另一种解读[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贺显斌;论权力关系对翻译的操控[D];厦门大学;2004年
5 张君梅;从玄解到证悟[D];复旦大学;2004年
6 武新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D];复旦大学;2004年
7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艳红;夏目漱石和传统文化[D];湘潭大学;2001年
2 李娜;古汉诗英译的跨文化视角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张同铸;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勇智;译文的预设功能与翻译策略[D];外交学院;2003年
5 王守芝;司马光的诗歌与其思想之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雷;论汉诗英译的目的性视角[D];广西大学;2003年
7 程水英;译诗“译气”可能性的探讨[D];广西大学;2003年
8 王晓辉;论不可译性及其语言功能观[D];广西大学;2003年
9 朱明胜;跨文化交际中形象的保留[D];广西大学;2003年
10 蓝艳芳;中国企业翻译问题探讨[D];广西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鹏帅;;中国传统诗画翻译十原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474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74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