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的语法化
发布时间:2018-01-30 01:56
本文关键词: 即 语法化 语义扩展 语序变化 重新分析 出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的虚词,"即"主要充当副词和连词功能。动词"即"的本义是"就食也",后来引申为"接近、靠近"义。"即"经历了两次语法化,从动词到副词再到连词,由动词的表示空间上的"接近"演变为副词的表示时间上的"接近",再演变为连词的表示事理上的逻辑关系,其中语义扩展、语序变化和重新分析等是推动"即"语法化的重要因素。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word in ancient Chinese, "that is" mainly acts as adverb and conjunction function. Close to "meaning." experienced two grammaticalization, from verbs to adverbs to conjunctions, from the verb representation space "approach" to the adverb expression time "approach". The semantic extension, word order change and reanalysis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omot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conjunction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41
【正文快照】: 一“即”研究简述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里面是把“即”作为表词中的断词。凡以表决断语气,概以‘是、非、为、即、乃’诸字参于表两字之间,故诸字名断辞。或无断辞,则以助字煞之,或两者兼用焉亦可。(1)人臣无将,将即反(《史记·孙叔通列传》)将即反者,将即为反,即字所以决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家煊;;“糅合”和“截搭”[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强;“动+趋1+宾+趋2”的语义及结构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周刚;连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要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何琳仪;,
本文编号:1474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74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