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的方位意义与方位词的层次体系

发布时间:2018-02-04 15:23

  本文关键词: 汉语 方位词 语法定位 层次体系 出处:《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汉语的方位意义是人类认知的结果,根据参照定位的特点可以分为三类:绝对参照定向的方位意义、相对参照定位的方位意义和泛向参照定位的方位意义。方位词是方位意义专职化固定下来而形成的,根据方位意义的类聚也形成了相应的结构层次体系。
[Abstract]:The orientation meaning of Chinese is the result of human cogni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ference locati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orientation meaning of absolute reference orientation. The azimuth meaning of the relative reference location and the azimuth meaning of the pan-directional reference location. The azimuth word is formed by the full-time localization of the azimuth mean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al hierarchy system is also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clustering of the azimuth meaning.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中央民族大学2009~2010年度自主科研项目“汉语基本方位词系统演变研究”(项目编号:0910KYQN36)成果之一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汉语方位词是语法学家讨论颇多的一类词。我们认为“方位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词类名称,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原型性语义特征的词语类。这些具有方位意义的词语从语法功能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音节和部分“以~”“之~”形式,可称为“定位词”;另一类是复音节形式,可称为“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宋然然;;语用层面的象似性考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徐志敏;图式理论在语篇阅读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朱宁;陈洁;;“Head”语义扩展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8 邓莉;隐喻对语义变化的阐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杨立琴;汉语称谓的文化透视[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10 杨立琴,王贞茹;汉语姓名地名系统的文化透视[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建平;;中国在中亚的国家形象塑造:文化传播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崔冰清;;参见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余建军;;刍议英汉词典例证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侯丽娟;;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及其外语教学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卢水林;;隐喻在英语成语意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高军;;隐喻与英语学习词典中一词多义词汇的释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郭中;;论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对立统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安琛;;网络语境下语音变异的认知浅解[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喻禾;;浅析认知方式与句法结构的一致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梁晓波;致使词汇与结构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春玲;弱智儿童语义加工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波;[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2 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实及其造词法与构词法[D];延边大学;2000年

3 赵丹;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邓慧蓉;中国地名和文化关系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万绍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戴红亮;“女”部字语义与文化内涵透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东梅;英语词汇与文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何向花;时间在英汉词汇中的隐喻表征[D];浙江大学;2002年

9 师璐;从认知角度看空间隐喻[D];河南大学;2002年

10 聂新艳;句法象似性及其在文学中的文体效果[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方经民;现代汉语方位成分的分化和语法化[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2期

2 王希杰;“上”:视点和对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希杰;词语和视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晓恒;魏晋至唐基本方位词语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美;;方位词“东西南北”折射出的文化内涵[J];文学教育(上);2011年06期

2 崔利平;;方位词的文化内涵[J];国学;2011年07期

3 王金桃;艾君华;;双语教学的价值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4 鲜芸;;符号的象似性原则与汉语研究[J];语文知识;2011年02期

5 李丽丽;陈碧银;;小议汉语离合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6 李睢云;刘冬青;;《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方位名词计量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张慧琴;杨惠丽;郭平建;;“头脑风暴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7期

8 盛辉;;论汉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焱;杨鸿冕;;不同时期汉语外来词特点与社会心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战音平;陈姗姗;金鑫;;汉语常用字构词能力的统计分析[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丙甫;;全球化和汉语的优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2 凌德祥;;东方文明古国的振兴与汉语走向世界[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3 汪锋;;虚词框架与汉语实词的语义-语用分类[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4 董秀芳;;领属转喻与汉语的句法和语篇[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5 肖娅曼;;汉语“词类”的非独立实存性与词类功能(摘要)——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6 袁振华;曾洁;;加强普粤拼音优化教学研究,促进华文教育现代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7 ;汉语否定词的“实质”与演变[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8 张和友;;汉语疑问词句法差异的形态动因——对豫北方言方式、原因疑问词的考察[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9 郭毅;彭泽润;;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八次学术会议综述[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10 马庆株;;开幕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雪凝 张金圈 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空间问题研究的新创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王立成;网络语言威胁汉语“纯度”[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俞瑾;谁动了我们的汉语[N];成都日报;2005年

4 ;汉语的力量[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本报评论员;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2005年

6 李泓冰;让汉语在国内也热起来[N];人民日报;2005年

7 记者 施芳;首届世界汉语大会闭幕[N];人民日报;2005年

8 施芳 赵婧;汉语蕴涵巨大的魅力[N];人民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喻京英 李炜娜;世界需求拉动汉语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东;“快捷汉语”:跑得有多快[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清平;“里”、“里面(头、边)”的共时历时考察及方位词的双音化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永强;汉语方位词及其概念隐喻系统[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申慧淑;城市朝鲜族语言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夏雪融;汉—英双语儿童语码转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钢楚伦;汉语空间介词与蒙语相应表达方式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8 洪弘;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汉语动态特征分析[D];南京大学;2010年

9 张芳;汉语核心词“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带兄;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春;汉语速记的历史和现代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雷蔚茵;现代汉语方位词词类地位实证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陈垂庄;越南学习者汉语转折关联词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郜燕君;对汉语虚词分类中一些问题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邹鑫;方位词“外”的综合考察和认知分析[D];郑州大学;2008年

6 姚永晶;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汉语作为外语的磨蚀现象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7 黄怀商;越南岘港学生使用汉语语气助词的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旭;汉语学习平台中基于BIRCH聚类的用户个人信息分组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汪秀军;汉语无条件类条件句的模式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闫彩妮;中日人体隐喻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90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90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d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