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词的句法层面探究
本文关键词: 多义词 歧义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词语的多义现象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语言的一大特色。研究词语多义的句法表现,能够更好地认识多义词在组成句子时的句法、语义制约条件。多义词在句法层面往往表现为歧义,而多义词歧义句的句法功能通常表现为幽默、讽刺和双关。
[Abstract]:The polysemy of word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human language and a major feature of human language. To study the syntactic expression of polysemous word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syntax of polysemous words when they are composed of sentences. Semantic constraints. Polysemous words are often expressed as ambiguity at the syntactic level, while the syntactic functions of polysemous ambiguous sentences are usually humor, satire and pu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36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军;;隐喻与英语学习词典中一词多义词汇的释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治勋;禁止性法规范的概念[D];山东大学;2007年
2 Maharani(陈玉兰);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安洋;俄汉语句子的情景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大艳;论动作行为的方式范畴[D];吉林大学;2007年
2 胡涛;汉语多义词及其语义桥研究[D];鲁东大学;2007年
3 陈胜;普通名词的词义框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金硕;反义复合词词汇化过程中的语义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秋香;英汉烹饪词汇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袁丽敏;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词汇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7 韩国春;象似性与隐喻关系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高杨;英汉“方”/square和“圆”/round的认知隐喻意义对比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9 李倩;中美电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10 赵松;从文化的角度看二语词汇习得[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葆卫;;语义视角:言语幽默本质管窥[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岑泽丽;;词语义项在语言实际中的应用及其价值[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程超;;浅析“好/好不+A”中的A[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4 雍茜;;多维变换与构式分析——以“L+V着+NP”及相关句式为例[J];语文知识;2011年02期
5 张韬;;基于认知视角的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6 杨阳;;副词“好在”的语义、语用分析[J];学语文;2011年03期
7 刘泽;;《广雅疏证》常用训释用语“之称”研究[J];语文学刊;2011年11期
8 迟永长;;“苗”义泛化探原[J];语文建设;2011年Z1期
9 李思思;许之所;;基于原型理论对“打”字的语义阐释[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10 张国艳;;现代汉语助词“等”的使用状况及规范刍议[J];殷都学刊;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艳娟;;现代汉语的歧义问题[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刘晓梅;;多义词语法属性的地位与作用——兼论分立义项的语法标准[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3 冯志伟;;花园幽径句的某些形式特性[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曾德万;;汉语缩略语引起的歧义类说[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博;;现代汉语同形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分原则和方法[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吴哲;;从多义词的义项切分看语义理论在词典释义中的应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夏立新;;谈多义词的词义辨析和处理[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董方峰;;认知范畴理论关照下多义词意义关系的研究——以汉语的“爬”字为例[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周明强;;歧义的形成与消解的认知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翁碧琼;;从认知角度认识一词多义现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童道明;翻译的歧义[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马庆然;诊断病句十注意[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俞吾金 复旦大学哲学系;汉语运用要力避歧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任继愈;汉字识繁用简的必要与可能[N];光明日报;2006年
5 石如清;一简对多繁的字不能改回去[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6 吴若增;“埋单”还是“买单”?[N];天津日报;2005年
7 浙江大学 施旭;究竟什么是“话语”和“话语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王宁;汉字规范的社会性与科学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张广成;“碎”音表“小”义的本字隶定[N];天水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晓方 通讯员 向家文;名字的讲究[N];湖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莉;儿童和成人语法中的否定和否定辖域[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朴珉秀;现代汉语方位词“前、后、上、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冯敏萱;论汉英平行语料的平行处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闫从发;基于《汉语大词典》语料库的时代汉语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彭达池;《黄帝内经》注释与大型辞书编纂[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吕艳辉;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手部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王晓鹏;甲骨刻辞义位归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朱青;理解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模糊:一个综合模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萧频;印尼学生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方向红;基于内涵逻辑的现代汉语连接词及关联句式语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瑞杰;多义词对阅读理解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2 符晶;三岁前汉语儿童多义词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丽霞;从认知的角度看一词多义:对汉字“过”的个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朱炜;试论多义词的认知理据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闽芳;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及其启示[D];华侨大学;2008年
6 杨璇;词汇关系的典型效应及其认知理据[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永坡;汉语早期儿童的隐喻机制及多义词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涛;汉语多义词及其语义桥研究[D];鲁东大学;2007年
9 刘川;提供核心与非核心意义下多义词习得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傅佳;HSK多义词义项的统计分析及留学生义项使用情况调查[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99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49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