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微观修辞学
本文关键词: 现代性理论 微观修辞学 总体性 美学思想 距离 理论研究 性美学 碎片化 意义 问题域 出处:《理论与创作》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现代性及其相关的问题域是一个宏大的话题,不管是探讨其作为一种逻辑范式的存在还是勾勒其内在的意义版图,人们总是倾向于用"总体性"来表述其基本的意义立场,以便谋求某种与宏大性相匹配的最终结论。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惯例与学术预设,许多相关于这个主题的理论研究就总是表现出某种总揽一收的高蹈情怀,企图仅凭一种理论自信与学术冲动就能终结关于现代性的历史言说,但事实却是,"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现代性的涵义极其丰富,涉及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很难明晰地加以界定。"(周宪序)换言之,如果仍然拘囿于这种致思模
[Abstract]:Positive modernity and its related problem domains are a great topic. Whether it is to discuss the existence of positive modernity as a logical paradigm or to outline its internal meaning, people tend to express their basic meaning position by "totality". In order to seek some kind of final conclusion that matches the grandeur. Perhaps it is based on such a convention of thinking and academic presupposition that many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is subject always show some kind of panacea. An attempt to put an end to the historical discourse on modernity can be achieved by a mere theoretical confidence and academic impulse, but the fact is that "as a general concept, modernity has an extremely rich meaning, involving all aspects of society and culture," It is difficult to define clearly. "(Zhou Xianshu) in other words, if still confined to this mode of thinking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H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胜清;;现代性的微观修辞学[J];理论与创作;2011年02期
2 王光松;现代性与中国哲学史学科[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凌晨光;;问题意识与语境关注[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4期
4 周哲;张家江;;论鲍曼现代性理论和后现代伦理学之间的关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郭彩霞;;大众文化批判的现代性之维[J];理论研究;2008年03期
6 刘海洲;;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反思[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1期
7 柳颖;;解析现代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严明;炎冰;;伪自由、异化劳动与拜物教——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9期
9 杨石峰;;现代性视野下的沈从文创作研究述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刘海洲;;20世纪中国文学语境中的现代性话语[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前沿问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2 李琴;;述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余晓华;;浅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年
4 陈学明;;渴望总体性[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5 王广虎;许传明;;弱势群体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社会动因与总体性支持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马拥军;;从唯心主义总体性到唯物主义总体性——兼评卢卡奇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自我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莫伟民;;福柯的话语历史观及其与萨特的歧异[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汪帮琼;;论知识的客观本质及其对于现代文明的复杂意义[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娟;哈贝马斯与现代性理论[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董丽敏;妇女与中国的“现代性”[N];文汇报;2007年
3 李晓鸥;理论与作品阐释的有机融合[N];文艺报;2011年
4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 郭忠华;现代性、全球化与社会模式的重建[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胡传胜;现代性的多重视域[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6 王钦峰;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反思的误区[N];文艺报;2005年
7 烬色;拓展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空间[N];光明日报;2008年
8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立平;应对复杂化社会不能强化权力[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王泽龙邋张晋业;现代中国文学学科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滔 滔;海纳百川: 孤独中的坚守与传承[N];海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丽霞;现代性的书写——合理性、艺术、体验[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冰冰;在古典与现代性之间[D];山东大学;2003年
3 山小琪;现代性的制度之维[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李国俊;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批判[D];吉林大学;2007年
5 马庆;多元论下的本真性理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斌;现代性视域里的中国家族电视剧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7 张文喜;回应现代性的风险[D];吉林大学;2010年
8 薛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浔;走向技术民主和文化多元[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朱晓军;形象流——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栋栋;鲍曼“流动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王冬梅;现代性的哲学反思[D];新疆大学;2011年
3 吕志荣;现代性社会背景下人之价值心理的合理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沫;现代性身份的语言建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杨慧;从现代性理论到“第三条道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丹;马克思语境下的“现代性”概念[D];吉林大学;2009年
7 戴炜;启蒙之惑——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董毛毛;《论语》杂志(前期)现代性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余彬;主体性国际关系批判[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柳淑娟;论构建和谐社会对现代性的创新及其意义[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13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1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