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依存视角下的英汉饮食仿词研究
本文关键词: 饮食仿词 自主—依存框架 生成机制 出处:《河南农业》2013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仿词是故意模仿某一既有词汇来表达另外意思的新词。饮食仿词的运用涉及到两个文本:源词作为隐性成分已经存在于人们头脑中,表现为自主成分;仿词作为显性成分运用在交际中,表现为依存成分。以徐盛桓的自主—依存分析理论作为基础,对英汉饮食仿词进行了定性分析,进而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饮食仿词和源词之间的关系;二是饮食仿词的生成机制。饮食仿词明显体现了语言运用的意向性特征,其理解是基于心理模型知识结构中对事物的相邻—相似关系的把握而进行的常规推理达成的。
[Abstract]:Imitation is a new word that deliberately imitates an existing word to express another meaning. The use of dietary parody involves two texts: the source word, as a recessive component, already exists in people's minds and is manifested as an autonomous component; Based on Xu Shenghuan's theory of autonomous dependency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dietary parody words. Then two questions are answered: on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tary imitation words and source words, the other is the mechanism of food imitation words. Its understanding is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reasoning based on the contiguity and similarity of things in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model.
【作者单位】: 商丘工学院;
【分类号】:H313;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乐金声;汉语仿词与英语类比构词之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徐盛桓;;相邻和相似——汉语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二[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徐盛桓;;自主和依存——语言表达形式生成机理的一种分析框架[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4 白解红;张莎;;英汉仿词的重新分类及其认知语义分析——以饮食新词为例[J];外语教学;2009年06期
5 徐盛桓;;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6 徐盛桓;;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徐盛桓;;话语理解的意向性解释[J];中国外语;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勤泉;;论翻译的基本单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江加宏;英语词汇最新发展初探[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杨京宁,王琪;汉语新词新语词源探析及英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刘国忠;隐喻与跨文化交际[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詹全旺;;实体概念与词的交际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纵兆荣;浅谈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周玲;如何辨析英语同义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张金宝;Lexical Connot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侯家旭;论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詹全旺;论词的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与英语写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颖楠;;框架语义理论与近义词辨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史茜;;英语重叠词的理据和认知策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匡倩;;词语的表达色彩和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曼妮;;英语词义联想与英语学习词典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玉平;高菲;;商务英语的词语特点及翻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谢英;;现代汉语辞格研究中的用例问题[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谭学纯;;辞格生成与理解:语义·语篇·结构[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洁;;广告归化翻译策略的模因论角度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贺代明;;翻译过程中句子结构的灵活选择——兼谈汉语比较结构的多重英语表达[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爱萍;明喻和隐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恬;指类思维和指类句[D];河南大学;2011年
8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曾海清;现代汉语同语式全方位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兴华;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玲玲;包含数目词的汉语四字格成语语义模糊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丽君;基于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的反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滕芳梅;语境化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熙静;高中英语词汇语义网络建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薛玉红;从文化渊源视角对英汉习语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蓉梅;语境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振偎;意象图式在意义构建过程中的作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宋洋;隐喻转喻对比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齐宪波;初中英语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金声;汉语仿词与英语类比构词之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徐盛桓;成语的生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徐盛桓;话语的含意性[J];外语研究;1996年03期
4 徐盛桓;;相邻与补足——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徐盛桓;含意本体论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3期
6 徐盛桓;;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7 徐盛桓;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8 徐盛桓;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探微——一份建议性的提纲[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9 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徐盛桓;;“成都小吃团”的认知解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志;;纪录片形态及其生成机制探索[J];新闻界;2008年04期
2 杨国珍;;汉英委婉语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08期
3 王启峰;;试论“道德风险”的生成机制及其防范[J];沧桑;2010年08期
4 彭度;;文学作品中的粗俗语汉译[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4期
5 纪秀明;;大连作家群区域性特征生成机制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席晓青;从语用模糊看幽默言语的生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吴乐雅;;初探对举格式的生成机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王燕;董学武;;论张爱玲小说苍凉的生成机制和现代性含蕴[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冯玲文;陈灵通;;试论英语轭式搭配的生成机制[J];黑龙江史志;2009年08期
10 何晓宇;杨洪亮;;言语幽默生成机制的认知探究——转喻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游佩林;;死亡之波——海啸的生成机制与周期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黄冬梅;;论创造力耗散结构的生成机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席晓青;;从语用模糊看幽默言语的生成[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4 刘滨;康小兰;池泽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成机理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建生;任志江;;晋商信用及历史启示[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6 洪名勇;代则光;;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技协生成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韩国明;周建鹏;禹倩倩;安杨芳;;西北干旱地区农技协生成机制和发展模式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梅传强;;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杜雄柏;王广聪;;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生成机制——基于湖南省X市32个寻衅滋事案例的实证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蒋渝;曾波;张欣燕;;乐山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属性、生成机制与发展模式探索[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凌军辉;专家解释太湖蓝藻水华生成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傅新;健全机制比调低油价更重要[N];四川日报;2007年
3 邵春和邋记者 王玮;我省全力推进十大“重中之重”项目[N];黑龙江日报;2008年
4 马哲军 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领导干部自律生成机制探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5 齐智杰 记者 何秀丽;科技计划项目可以随时申报[N];哈尔滨日报;2006年
6 傅新;健全机制比调低油价更重要[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戴木才;道德信仰的生成机制与演变规律[N];光明日报;2004年
8 牡丹江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苑铁;坚持政务公开 提升服务水平[N];牡丹江日报;2007年
9 田永民 首席记者 马桂敏;生成机制,给项目建设安“把手”[N];牡丹江日报;2007年
10 金岩石;通过泡沫发现价值[N];北方经济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伟国;欧元生成机制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康世刚;数学素养生成的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贺苗;日常思维生成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陈红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及其风险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罗建兵;合谋的生成与制衡:理论分析与来自东亚的证据[D];复旦大学;2006年
6 王朝全;混合组织及其治理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4年
7 丁伟;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内部表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瑞祥;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阐释[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徐盟;产业集群内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芳;教育智慧生成机制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2 随清娥;鲁迅小说意象主题论[D];聊城大学;2005年
3 黄一岚;大学学科组织的生成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4 张春玲;生成性目标的生成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伟伟;刻板印象的生成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谢濵;公务员腐败行为的生成机制分析与防范[D];新疆大学;2008年
7 鲁芳;基于雇员监管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生成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许群爱;“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9 洪静;道歉言语行为的多维透视[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单艳红;文学误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38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3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