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巴别塔”式的模糊性——法学与语言学语境下对语言“模糊性”认定差异原因简析

发布时间:2018-02-28 13:51

  本文关键词: 模糊性 立法语言 对抗 合作 空缺结构 出处:《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法律语言中的一个核心议题:模糊性。法学中,无论是部门法学、法哲学(法理学)、法学方法论或法解释学,都有人把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看成是法律不完备或不成熟的一种表现,认为这种立法技术的不完备会影响法治的实现,会影响"相同事项相同对待"的法治原则;而在语言学中,模糊性经常被认为是积极修辞的一种有效手段,两种学科对模糊性的态度迥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种差异的表现以及原因:认定情境不同,所涵盖的内容不同,语言表述方式不同。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one of the core issues in the legal language: fuzziness. In jurisprudence, whether it is sectoral jurisprudence, legal philosophy (jurisprudence, jurisprudence methodology or legal hermeneutics), Some people regard the vagueness of legislative language as an expression of incomplete or immature laws, and think that the imperfection of legislative techniques will affec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rule of law principle of "the same matter and the same treatment", while in linguistics, Fuzziness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an effective means of positive rhetoric, and the attitudes of the two disciplines to fuzziness are very different. Language is expressed in different way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分类号】:H030;D90-0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亭;;语词释义模糊性漫谈[J];辞书研究;1983年02期

2 邵志洪;词的理据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模糊性——从80年代的英语新词谈起[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02期

3 练雪瑞;从“切、割、截”看动词语义的模糊性[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4 张虹;;论模糊语及其特征[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02期

5 蓝希君;汪远琦;;语义模糊研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娜布其;;略谈词义的模糊性及其语用价值[J];语文学刊;2011年01期

7 肖艳;;略论词义模糊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8 金文俊;;“信达雅”的模糊性[J];山东外语教学;1991年03期

9 章婷;试论中国模糊语义学研究现状[J];外语研究;2005年03期

10 文巧平;;语言的模糊性及其根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星;;汉语语音模糊模式识别[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2 胡佩迦;;“差不多”和“差点儿”的认知考察[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江怡;;近十年英美语言哲学研究最新进展[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姜廷惠;;新《婚姻法》语用质疑[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颖;;从典型范畴理论看模糊语言的两个维度[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黄华新;徐慈华;;汉语隐喻逻辑表征的个案分析[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7 江怡;;当代语言哲学研究最新进展(纲要)[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李春喜;;试论语音的模糊性对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的影响及对策[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莲香;;浅谈模糊言语在交际中的效应[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妮;;从典型理论看词典中文体意义的标注方式[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沈锡伦;词义的性质[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记者 徐华西;模糊语言研究要注重更新方法[N];光明日报;2008年

3 何广见;普通话水平测试涉及到的几个概念[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4 俞吾金 复旦大学哲学系;汉语运用要力避歧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施小炜;闲话翻译[N];文艺报;2011年

6 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研究与公共阅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2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王迈;语言形式化原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杨娟;现代汉语模糊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英波;中国立法语言的词汇模糊及其翻译[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2 李抒惠;大连市立法语言失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陶宏;语言的模糊性与语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渊;日常交际中的模糊语言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王伟娟;交替传译中的模糊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颖;模糊语义学与译学视野中的模糊对等[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璞;模糊语言在商务信函中的语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赵洁;关联理论框架下的模糊语言现象[D];河北大学;2005年

9 王晓军;语用模糊理论综观[D];吉林大学;2005年

10 方伟;语言的模糊性及其与精确的相互转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47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47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