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学好中文:提升中国教育品质之前提

发布时间:2018-02-28 18:56

  本文关键词: 汉字 语文教育 科学认读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对汉字之优劣一直争论不休,拉丁化、拼音化、简化曾成为社会主流观点,由此严重影响中国人对自身语言的价值判断,也给中小学语文教学带来负面影响。现在应该对这一曾引起争论的问题下一个结论了。包括科学认读在内的教育实验表明:汉字不难,汉语好学,母语优美。汉字不仅不会被淘汰,而且在新的历史时期越发表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汉语教育决定着中国教育的特质,学好中文当成为提升中国教育品质的前提和条件。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Movement to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people have been arguing about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Chinese characters, Latinization, Pinyin and simplification have become the mainstream view of society,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value judg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It also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t is time to draw a conclusion on this once controversial issue. Educational experiments, including scientific recognition and reading, show that Chinese characters are not difficult, and that Chinese is easy to learn. Beautiful mother tongue. Chinese characters will not be eliminated, but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more and more show its strong vitality. In a sens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deter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ducation. Learning Chinese well is a prerequisite and conditio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hines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省教育学会;
【分类号】:H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虹;;拥有四度空间的学者——余光中先生访谈录[J];文艺研究;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书彬;;“打孔家店”,还是“打倒孔家店”?[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10年02期

2 邱涛;王学斌;;客观、系统梳理“孔子形象”百年变迁的力作——《孔子与20世纪中国》评析[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1期

3 曾祥伟;;驳“五四全盘反传统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董一菲;;是“他们”让我的心灵与语文那么近[J];语文建设;2010年01期

5 施建林;;全面检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J];文学教育(下);2010年01期

6 曾定平;邹永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审思[J];文学教育(下);2010年01期

7 庄森;;《诗经》开启的中国语文传统[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年01期

8 汪辉;;胡适故居[J];初中生世界;2010年Z3期

9 郝文英;;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策略[J];青春岁月;2010年04期

10 许方丽;;语文教育要注意情感因素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乌兰;;关于阅读能力阶段性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2 刘彩卿;;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3 陆顺芳;;浅谈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语文教学设计[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王全志;;作文,是心灵的轻吟低唱——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5 冯三;;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陈艳霞;;带着梦想飞翔[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郎小霖;;语文阅读≠语段训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何其林;;子课题总结报告③ 以案例反思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机制建构的实践与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李之音;;新课标下的语文教育功能及其在课堂中的体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10 张治中;;浅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涂明求;珍惜“翅膀”[N];文艺报;2011年

2 涂明求;珍惜“翅膀”[N];文艺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学良;群发转发的“祝福”,越来越招人烦[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本报记者 徐蕾;内地“港生”儿在香港幼儿园的生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李端;作文个性化教学初探[N];新农村商报;2011年

6 钱月航;2011,我们怎样“做教育”?[N];常州日报;2011年

7 上海电视台编导 倪既新;从语文教学看创新障碍[N];文汇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蒋萍 实习生 蒙亚柏;“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N];华兴时报;2010年

9 记者 周波;教育环境最佳 教育质量最高 教育品质最优[N];成都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叶莎莎;用文化提升教育品质[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业文;反思与建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李霞;语文体悟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赖斯捷;近现代湖南报刊与现代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隋晓莹;陈独秀与中国新文学运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晓恒;五四乡土小说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杨智勇;《改造》杂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静;《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复旦大学;2009年

8 蒙兴灿;五四前后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爽;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张红军;共生与互动[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伟华;尤金·奥尼尔的译介与中国戏剧的现代化[D];西南大学;2010年

2 郭欢欢;五四知识分子关于中国人身份的讨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庆梅;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德育的思考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瑶;呈现汉语形神之美 构建初中母语教材[D];西南大学;2010年

5 李磊;中学生语文学业自我及其与语文成绩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戴微;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刘婷;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与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D];西南大学;2010年

8 郭秀;翻译家徐志摩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刘宝坤;国内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述评[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帆;从个体精英向革命大众的转变[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8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48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3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