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中国修辞学的历史源流与新世纪多元取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2-28 19:39

  本文关键词: 中国修辞学 辞 言辞 文辞 逻辑起点 自主创新 出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什么是修辞?什么是中国修辞学?这两个最基本的老问题,每当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转折关头总要被重新提出来讨论,而每一次讨论都推进了该学科的新发展。当前我国修辞学研究面临西学涌进而呈现多元并进的发展态势,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从探究这门传统学科的理论源头和逻辑起点入手,沿着其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主线来思考进一步发展的路向,从而把国外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国化,建立一个独具中国修辞学历史传统和新时代风貌的"对象、目的、方法"相统一的研究范式,使之既能保持民族性又能体现时代性,走不失民族自信的自主创新之路。
[Abstract]:What is rhetoric? What is Chinese rhetoric? These two most basic old problems, whenever the historical turning 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hetoric, are always brought up again for discussion. Each discussion has pushed forwar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At present, the rhetoric research in China i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science and presents the trend of multivariate development. Under this background, We should start with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source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is traditional subject, and think about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development alo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read of this traditional discipline from ancient to present, so as to make the foreign modern linguistic theory Chinese. To establish a unique "object, purpose and method" of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Chinese rhetoric and the style of the new era, so that it can not only maintain the national character but also reflect the times, and take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thout losing the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焕辉;修辞观与方法论——关于修辞研究的科学化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2 王齐洲;;“修辞立其诚”本义探微[J];文史哲;2009年06期

3 沈家煊;;谈谈修辞学的发展取向[J];修辞学习;2008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邢福义;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N];光明日报;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韩国良;;“修辞立诚”解[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言;中国修辞学会西南分会召开年会[J];修辞学习;1994年02期

2 金柬;;《20世纪中国修辞学》(上、下卷)出版[J];修辞学习;2008年03期

3 李胜梅;中国修辞学会举行第九届学术年会[J];汉语学习;1998年05期

4 彭柯;《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J];修辞学习;1999年05期

5 ;中国修辞学会2004年夏季学术研讨会召开[J];汉语学习;2004年05期

6 金家恒;“互文辞”语义功能略说[J];修辞学习;2000年01期

7 吴礼权;关于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读郑子瑜先生《中国修辞学史稿》有感[J];修辞学习;1995年03期

8 夫;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进行通讯选举[J];修辞学习;1994年02期

9 陈伟琳;中国修辞学会学术研讨会记略[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10 陈伟琳;中国修辞学会学术研讨会在河南信阳举行[J];修辞学习;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江;;试论语文辞书义项内部的一致性[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2 ;中国修辞学会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2002年学术会议纪要[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3 刘延新;;推动中国修辞学走向新纪元——读《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焰坤;;中华元典修辞学思想文质观探微[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5 范玉柱;;继往开来又一春——读王希杰《修辞学导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高万云;;王希杰的修辞学研究三论[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春卉;;自我完善 精益求精——评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版[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化鹏;;二十世纪中国修辞学的丰碑——纪念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出版十周年[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孟建安;;《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的特点与价值[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郑颐寿;;中国修辞学会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谭学纯 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 文学语言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修辞学转向”与中国修辞学的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介阉;《秦及汉初简帛文辞综类》通过鉴定[N];中国文物报;2001年

3 陈瑜因;语词的力量,在于记忆这个时代[N];解放日报;2004年

4 通讯员 王树丰 记者 徐华;中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成立[N];河北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谢震霖;两岸语汇交融助推汉语发展[N];文汇报;2006年

6 李瑞山;经典汉语何以存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缪迅;大学生中文教育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8 文会;上网语言要文明[N];保定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蓓然;刘向《说苑》修辞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姜亚维;陈殭《文则》修辞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英华;修辞格的操作分类系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韩雪松;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5 蒋可;从广义修辞学视角解读言语接受者的作用及其对表达者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贾楠;孔子的修辞理论和修辞实践[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房珊珊;赵本山春晚小品语言的修辞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游少华;《三国志》成语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赫江;科学发展观读本修辞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8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48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5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