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语模糊名词的语用功能
本文关键词: 汉语名词 模糊性 语用功能 出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分析汉语名词的模糊性以及汉语名词的准确义和模糊义,可以看出汉语模糊名词的语用功能是:交际策略的需要;文学表达的需要;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还可以看出名词模糊性的消极影响。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fuzziness of Chinese nouns and the exact meaning and vague meaning of Chinese nouns, we can see that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hinese nouns are: the need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y, the need of literary expression, the need of daily life.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se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noun ambiguity.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珊娜;;解析网络词语的造词“密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苏新春;汉语释义元语言的结构、词义、数量特征[J];辞书研究;2005年03期
3 张会;网络汉字词简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4 李彦洁,卢海滨;外来词引进中的汉语同义词[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丁建川;“语素组合体”研究述要[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6 郭伏良;从人民网日本版看当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J];汉语学习;2002年05期
7 鲁川;王玉菊;;常用字“定型字义”和二字词“词义方程式”[J];汉语学习;2006年02期
8 张小平;新时期仿拟词语的扫描及分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熊文华;宋小梅;;源于日语的汉语外来词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侯昌硕;;台港汉语中的修辞造词法[J];兰州学刊;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洪飞;;浅谈中日同形词——贩卖与“尒X颉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汪精华;;网络语言之英语借词的构建和传播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万和;;从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现象看《列子》是托古伪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艳红;《汉书》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保明所;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曹跃香;现代汉语“V+子/儿/头”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会永;《佛本行集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王宝红;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洪涌;先秦两汉商业词汇—语义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吴峥嵘;《左传》索取、给予、接受义类词汇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梅;现代汉语合成词构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启强;英汉构词法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力志;澳门土生葡语粤语借用词语初探[D];暨南大学;2002年
2 夏军;现代汉语省略系统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3 谭秀琼;越南语和汉语的人体部分词汇语义特点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谢静蓉;文化和词汇——以及对教学意义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春琳;多义词意义范畴的概念化——EYE的个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丁建川;汉语典故词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林松华;新闻流行语汇的生态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赵媛琳;日本留学生汉语双字复合词构词法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9 包克菲;古汉语词义个体两重性特征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10 瞿毅;英汉词汇搭配对比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欣;;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温总理答记者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2 于群;;自然语言中翻译的模糊性[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3 史玮璇;王丽静;张立艳;;解读古典诗词中数词的模糊性[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4 陈红岩;;商业广告语的模糊表达及对消费者的诱导[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5 傅,
本文编号:1548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54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