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项居中原则与汉语介词词组语序的历时演变
本文选题:联系项居中原则 切入点:介词短语 出处:《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代类型学家通过跨语言的研究证明,介词类型在语序类型学中占有核心地位。学术界一般认为汉语的语序比较稳定,古往今来变化不大,两千年来语序稳定的唯一重要例外就是前置词短语的位置由动词后移向了动词前。正是这一变迁对汉语介词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联系项居中原则是语序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介词短语的语序变化对介词类型的影响,要从联系项的语序特点去理解。汉语介词短语语序所发生的历时演变与联系项居中原则的关系密不可分。
[Abstract]:The type of scientist through cross linguistic research proved that the preposition type occupies a central position in the word order typology. The academic circle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Chinese word order is relatively stable, little change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in two thousand years, the only important exception to order stability is a prepositional phrase position by verb to verb. It is produced important effect of this change on the pattern of Chinese prepositions. The relator principle i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of word order in the study of changes in word order of prepositional phrases of prepositions type,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rd order from contact.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chronic evolution and relator principle that Chinese prepositional phrase word order.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2 张峧;从先秦时期“介词+场所”在句中不合规律分布的用例看汉语的词序原则[J];语言研究;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华;;徐杰《生成语法的“语类”与传统语法的“词类”比较研究》述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彭家法;;合并次序和附加语结构的类型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陶振伟;;“拿”的语法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宣恒大;;论汉语的具象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丁凌云;;双音节复合词语序排列中的认知因素[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李先华;《庄子》词语注释平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常艳勇;;浅析《马氏文通》的“字有定类”和“字无定类”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陈荣泽;;近十年汉语方言研究的新发展[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刘晓梅;从《孟子》看“夫”的语法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张猛;关于“专书语法系列研究”的若干问题——同一性·标准本·语料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栾育青;;两种“给”字句在语用上的不同[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郭中;;论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对立统一[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钟明荣;谢双园;;古今介词类型之比较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中;易美珍;;篇章语序的认知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应学凤;;国内象似性研究动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陶胜妃;现代汉语谓词修饰词前后位置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晶晶;《孟子》的介词“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佳;浅析《训世评话》中的兼语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邬述法;《九章算术》虚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静;隆安丁当平话副词系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孙兴锐;现代汉语“上”类方位词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砚文;汉英句子结构对比:“话题说明”与“主谓宾”[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9 孔燕;《封神演义》处所介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秀娟;《吕氏春秋》形容词转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昱;;状位上“在L”与“用/把”字短语同现的制约原则[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李德鹏;;介词“关于”的形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范继淹;;论介词短语“在十处所”[J];语言研究;1982年01期
4 李冬香;浏阳方言的“到”[J];韶关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许征;汉字的产生、演变与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黎传绪;部首“冫”的解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晁瑞;;介词“向”对“问”的替换——兼谈方言介词“问”的历史演变[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8 杨国旺;;网络词汇的演变及发展趋势[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白云;;20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表“外貌形状”类词汇演变研究——以《国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1期
10 王树平;;浅谈“文”“献”二字的演变[J];青年文学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星;;介词短语“在+处所”结构的分布类型及其语义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曾腊梅;;称谓词“奴”的变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进安;;论韵书编纂中的“助纽”现象[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4 钟明荣;谢双园;;古今介词类型之比较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秀敏;;浅论现代汉语介词结构及其语法功能[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李劲荣;;内涵、外延与汉语修饰成分的标记隐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景元;陈春纬;;基于规则的英汉翻译技术报告[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林颂育;;异源同型语素的辨析——以闽南方言多功能虚字眼“咧”为例[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汉语否定词的“实质”与演变[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洪君;;普通话节律与句法语用关联之再探[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邵敬敏;消除歧义的手段——歧义总论[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曾献飞;湘南官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飞;两汉常用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杨世铁;先秦汉语常用词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5 孟晓妍;若干组先秦同义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张建军;河州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进军;中古入声字在湖南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明宏;基于与汉语介词短语“在……上”之比较的英语介词on的认知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瞿建慧;湘语辰溆片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楚倃芳;中古o"姙助奮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慧芳;《汉书》同义词先秦两汉演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柳情;株洲县方言与中古语音系统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杰;《红楼梦》惯用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肖科见;典故词语意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再纳汗;《突厥语大词典》生药词汇的演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6 邹晓鹏;《汉语大词典》第5-12卷含“和”词语的语义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史俊;《广韵》异读探讨[D];苏州大学;2005年
8 邱峰;《颜氏家训》反义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胡晶莹;成语用词特点及演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昂;壮语新闻传播与壮族社会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18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1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