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临高语第二调在海口石山方言中的促化

发布时间:2018-03-17 04:20

  本文选题:舒声促化 切入点:海口石山方言 出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海口石山方言属于侗台语族临高语东部方言群。石山方言最大的特点是临高语第2调的字单念及在后字位置时发生促化,韵尾也变为相应的-p-、t-、k和-尾,但在前字位置则不促化,且有连读变调。从1892年英国人庄延龄的记录来看,第2调的促化在当时已经部分发生了。
[Abstract]:Shishan dialect of Haikou belongs to the eastern dialect group of Lingao dialect of Dong and Taiwan people.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Shishan dialect is that the word list in the second tone of Lingao language takes place in the later word position, and the rhyme end changes into corresponding -p-taut-taik and -tail, but it does not promote in the former word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of British Zhuang Yanling in 1892, the promotion of the second tone had already taken place in part at that time.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南临高语比较研究”(07BYY059)
【分类号】:H17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惠英;;海南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2006年01期

2 辛世彪;海南闽语精庄章组声母的塞化与底层语言的影响[J];民族语文;2005年01期

3 辛世彪;海南闽语送气音的消失及其相关问题[J];语言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勇;;武安方言舒声促化现象初探[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孙俊涛;;《韵通》音系研究[J];东南传播;2007年04期

3 宋洪民;;鲁北三县语调的“单调性”及其对“舒声促化”和“准舒声促化”的影响[J];语言科学;2006年02期

4 孙玉卿;王茂林;;大同方言“舒声促化”与轻声音节的关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光明;;忻州方言的舒声促化现象[J];语文研究;2006年02期

6 李如龙;晋语读书札记[J];语文研究;2004年01期

7 李小凡;释厦门、苏州、庆元(竹口)方言的声调变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郑巧莺;福建方言式声调的特征与普通话声调正音[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9 邢向东;小议部分“舒声促化字”[J];语文研究;2000年02期

10 邢向东;试论时空观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体现[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秀燕;中古入声字在广平方言中的读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志勇;武安方言声调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3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23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4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