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成语典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本文选题:邯郸成语典故 切入点:邯郸文化 出处:《河北学刊》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成为地方文化传播的必经之途。邯郸成语典故承担着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功能,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求同存异的对话原则。一方面,要通过多种传播策略与媒介,在符号编码、文化认知及文化心理结构层面最大限度地达成信息对等与文化共享,展示邯郸成语典故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应照顾到文化差异,在历史习俗、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等层面深层沟通,促进双方的交流与碰撞,在对话中实现地方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良好效果。通过多种途径与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可以使邯郸成语典故成为地方文化对外交流的有效途径。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necessary way for loc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ndan idiom allus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nd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ndan idio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e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On the one hand, we must achieve information equivalence and cultural sharing at the level of symbol coding, cultural cognition and cultur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through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nd media. To show the cultural charm of Handan idiom allusions; on the other hand, to take into account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communicate deeply at the level of historical customs, values, and national spirits, and to promote the exchange and collis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Through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various channels and media, Handan idiom allusion can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for local culture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 countries.
【作者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
【基金】: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邯郸成语典故翻译的文化导入及赵文化推介研究》(HB09BYY002)
【分类号】:H136;G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华伟;;创作与接受的互动——从接受理论视角分析《聊斋志异》创作过程之独特性[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樊庆彦;;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3 金彦,张丽;从接受美学看电视受众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周方珠;;论元散曲翻译中的模糊再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储小燕;;儿童文学图画书的“格式塔”式阅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陈逢丹;;接受美学观下的译者主体性——兼析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的三个汉译本[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赵娟;;广告翻译的接受美学[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8 刘立;文本“空白”和文学翻译的再创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昌宗锋;;接受美学视野中的译文读者主体性与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蔡爱春;喻立安;;接受理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忠山;;诗的“空白结构”与“潜信息系统”[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接受之维[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郝琳;;探析中美灾难新闻报道的标题差异——以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获奖作品为案例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4 彭辉;;从多维视角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正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彦哲;韦华;;读者的需要和水平是文艺创作的出发点——试谈毛泽东的接受美学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叶桐;;新文学传播中的开明书店[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7 刘行芳;;马太效应、信息鸿沟与我国媒体的现实责任[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8 李莹;刘丽华;;古典诗词的鉴赏视野与能力训练[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5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周锡梅;从接受美学视角看吴钧陶与Witter Bynner的杜诗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岳婷婷;从接受美学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戏剧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单雅娇;《京华烟云》的文化回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梁健婧;《红楼梦》女性读者的审美心理探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彬;接受美学对语文教学影响的辩证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予敏;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王金礼;;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逻辑[J];新闻爱好者;2010年16期
3 彭兰;网络与跨文化传播初探[J];国际新闻界;2000年06期
4 段京肃;跨文化传播对中国西部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02年01期
5 徐笑红;德国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及借鉴意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04期
6 莫守忠;因特网传媒若干问题探论[J];求索;2000年03期
7 肖文娟;;我国国际文化传播如何借鉴韩国经验[J];青年记者;2006年08期
8 姜飞;黄廓;;对跨文化传播理论两类、四种理论研究分野的廓清尝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06期
9 刘菲菲;王泳惠;;单一化与多样性:跨文化传播的双重语境[J];青年记者;2010年21期
10 史安斌;;跨文化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方向和前景[J];对外传播;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伟;;浅析中医跨文化传播[A];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贺心颖;;北京奥运会跨文化传播问题及策略研究[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钟克勋;;论加强康巴地区跨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4 黄兆媛;;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分析与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庄晓东;;文化传播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高卫华;;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播的学科关系分析[A];新时期中国新闻学学科建设30年[C];2008年
8 倪建平;;中国在中亚的国家形象塑造:文化传播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崔波;;地方性知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视角[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廓 姜飞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在博弈中规划跨文化传播地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陈国明 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学系教授;跨文化传播:从术语到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金玉柱;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需做到问题视域融合[N];中国体育报;2010年
4 贾文山 美国加州Chapman University传播学系终身教授 仁可 译;当代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理论评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袁艳;中外学者研讨跨文化传播[N];光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褚国飞;发展跨文化传播学 提升中国的国际传播力与竞争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单波;跨文化传播与东西方文化的沟通、理解[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张小燕;多国学者在汉探讨“跨文化传播”[N];湖北日报;2004年
9 郑一卉 北京语言大学;走在重建“巴别塔”的路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王文娟;跨文化传播下的中国元素[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卓;对“文明的冲突”的一种传播学阐释[D];复旦大学;2012年
2 王琰;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冯智强;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花家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汤筠冰;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吴钧;论中国译介之魂[D];山东大学;2008年
8 郭林;主观写意与客观写实:中美电视产品文化语境差异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雯;中国文论在美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芮晟豪;传播网络分析:韩国留学生在上海的文化适应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福建;金融危机下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变迁[D];山东大学;2010年
2 赵娜;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动画创作[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杨仁忠;如何呈现“他者”: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伦理冲突[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孙焕根;电影《功夫熊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5 白长燕;跨文化传播环境下的中国纪录片的发展[D];郑州大学;2004年
6 李妍;美国电视剧的网络传播热透视[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7 蔡春影;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8 金玉;跨文化传播环境下中国英文报纸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危红波;企业文化传播理现论及应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10 顾东黎;跨文化传播中华文媒体的生存空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26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2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