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晚清集体叙述与翻译规范

发布时间:2018-03-19 19:26

  本文选题:集体叙述 切入点:概念叙述 出处:《上海翻译》2011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叙述理论为翻译规范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晚清主流叙述中的"陆沉"、"睡狮"和"老大帝国"首先经由"士大夫"的概念叙述逐渐进入集体叙述。政治小说和爱国诗歌受到译者和读者的青睐,而与中国情势不太相干的文学翻译也通过选择性挪用或元文本的诠释而与民族的救亡启蒙产生关联。翻译成为表征、建构和强化社会集体叙述的主流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Abstract]:The theory of social narration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norms. Lu Shen, Sleeping Lion and Big Empire in the mainstream narra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gradually entered collective narratio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literati and officials". And patriotic poetry is favored by translators and readers, Literary translation, which is no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tuation in China,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national salvation and enlightenment through selective misappropriation or interpretation of meta texts. Transl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that characterizes, constructs and reinforces the social collective narrat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翻译研究所;
【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五四文学翻译规范研究”(2005-yw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美芳;钱宏;;《翻译与冲突——叙述性阐释》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朝友;鸳鸯蝴蝶派对柯南道尔小说女性形象的移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王湛;;晚清翻译的赞助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于述胜;民国时期社会教育问题论纲——以制度变迁为中心的多维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4 尹延安;;“西法东渐”与传教士翻译浅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1期

5 王玉括;中国近代文学翻译与创作的“历时”研究[J];福建外语;2001年02期

6 魏家海;解构主义与翻译文学的文化误读[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3期

7 李长伟;;从自然权利哲学的视角透析地震中的教育事件[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9年01期

8 王素芬;中国近代少年监的生成及启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3期

9 肖琦;;近十年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J];东岳论丛;2009年09期

10 张红梅;;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探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晓琳;刘树勇;;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译述活动[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2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林;论跨文化伦理对翻译的规约[D];厦门大学;2008年

2 冯鸽;晚清非写实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德让;翻译会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聂馥玲;晚清科学译著《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鹏;鲁迅与中国电影批评范式的双轨解读[D];山东大学;2006年

8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素芬;明暗之间:近代中国的狱制转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毕旭玲;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传说研究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思茗;从文化视角解读《莎乐美》在五四时期的译介[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李娜;美国华文文学中的他者形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建飞;周瘦鹃的“礼拜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炎;从传统到现代[D];苏州大学;2010年

5 金晓霞;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7)文学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艾福旗;“官话和合译本”的操纵翻译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李静雅;梁启超的权利思想[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王伟;《格致新报》与戊戌启蒙[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晰皆;试论出版机构的翻译出版活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郑蕙;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超;瞿秋白的文学翻译——纪念瞿秋白同志殉难四十五周年[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胡志挥;略谈文学翻译中的注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6期

3 茅盾;谈文学翻译[J];俄罗斯文艺;1980年03期

4 冀刚;林纾和他的译作[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李庚;;不能用简单态度对待外国文化[J];读书;1980年08期

6 王永生;;“竭力运输些切实的精神的粮食”——学习鲁迅关于文学翻译问题的论述与实践札记[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7 黄宝生;;钱钟书先生的《旧文四篇》[J];读书;1980年02期

8 雷纳·舒尔特;浦立民;;西方国家文学翻译的理论与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1期

9 安德列斯·罗斯曼;姜文彬;;欧洲翻译工作者学院[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1期

10 贺祥麟;赞赏、质疑和希望——评朱译莎剧的若干剧本[J];外国文学;198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梦立;;论海峡两岸人名地名翻译规范、统一的必要性[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唐艳芳;;试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传译——兼评The stroy of an Hour两种中译本[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潘红;;夹缝里的风景——论黄源深先生译《简爱》的审美特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美珍;;用声音塑造永恒——《永远与莎士比亚在一起》录制体会[A];2001年度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C];2001年

5 邱文生;;文化词语翻译的意象构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O兔,

本文编号:1635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35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7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