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和研究”的设计理念

发布时间:2018-03-20 10:37

  本文选题: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 切入点:本体研究 出处:《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语料库建设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尚不能满足教学与研究的多方面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和研究"的课题,力图通过该课题的实施,进一步推动语料库的建设与发展。该课题的主要创新点是:(1)理念创新:建设最好最大的语料库,实现最充分的资源共享,全心全意地为全世界的汉语教学与研究服务;(2)内容创新:在建设语料库的过程中,进行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的本体研究,提高语料库建设水平;(3)方式创新:全球汉语学界携手共建,基于web的语料协同标注平台,以及"搭积木式"的动态建设策略等。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interlanguage corpus has ushered in an important period of vigorous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interlanguage corpus, which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We put forward the topic of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Global Chinese Interlanguage Corpus", and tried to implement it. Furthe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rpus.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is project is the innovation of the idea: to build the best and largest corpus and to realize the fullest resource sharing.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corpus, the author carries out the ontology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interlanguage corpus.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orpus construction is the innovation of the global Chinese language field, the cooperative tagging platform based on web, the dynamic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building blocks"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学校办公室;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BYY05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批准号:12JZD018)的资助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泉;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J];汉语学习;2003年03期

2 殷雪;刘伟民;吕国光;;哲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周小兵;洪炜;;中高级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辞格使用情况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4期

4 张宝林;;关于通用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标注模式的再认识[J];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01期

5 任海波;;关于中介语语料库建设的几点思考——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6期

6 张宝林;;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03期

7 崔希亮;张宝林;;全球汉语学习者语料库建设方案[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旭;;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2 程璐;;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书面语教学[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3 李梦晗;;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现状及发展[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6期

4 齐沪扬;;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问题[J];对外汉语研究;2010年00期

5 罗利群;刘伟民;;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课题计量统计分析——基于民族问题研究的视角[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何清强;;论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语法的“本位”[J];汉语学习;2006年02期

7 黄金城;;面向加拿大中小学的基础汉语语法体系[J];汉语学习;2006年05期

8 李晓琪;章欣;;新形势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10年01期

9 张艳华;;高级阶段精读课语法教学多维互补策略探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1期

10 朱军;;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解明静;;对外汉语综合课带“得”补语教学顺序研究[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赵明;;论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杨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与《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的语法对比[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易维;;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词典词汇辨析研究[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耿直;基于语料库的比较句式“跟、有、比”的描写与分析[D];北京大学;2012年

5 翟颖华;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现代汉语核心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冰咏;高中语文语体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春燕;对外汉语教学助词“了”的选项与排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付小琴;对外汉语初级教材语法点的选用与编排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金京爱;现行韩国高中汉语教学大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应玮;基于语料库的泰国学生汉语标点使用偏误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倩倩;基于语料库的高级精读教材书面语词汇的考察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王瑞;英语专业学生与母语学习者and用法的对比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8 任晓;基于书面语的对外汉语阅读理解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张莹;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中高级听力教学模式初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宋芳;对外汉语教学疑问句语法项目选取与排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国光;;湖北省社会科学竞争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3 丁信善;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J];当代语言学;1998年01期

4 冯志伟;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J];当代语言学;1998年04期

5 闾海燕;原始(儿童)思维与比喻、拟人修辞[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6 Ronald Carter;刘精忠;;编写口语语法的十大要点[J];国外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7 施燕斌,刘春红;XML简介及其应用浅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年02期

8 胡明扬;语体和语法[J];汉语学习;1993年02期

9 李宁,王小珊;“把”字句的语用功能调查[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10 周健,彭彩红;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J];汉语学习;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旺熹;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问题研究的基本态势[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洁;汉语中介语偏误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淑丽;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汉语多项状语的偏误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张颖;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韩国学习者“有”字句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芳;;《清代朱卷集成》研究及利用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沈光浩;;语言学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3期

3 汪庆华;;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8年13期

4 周先武;王中祥;;本体认知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李睿;;清代词选研究综述[J];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01期

6 胥必海;任红军;;肖斯塔科维奇《升g小调前奏曲》艺术特色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王海峰;;海州五大宫调音乐本体研究的思路与策略[J];人民音乐;2008年10期

8 张国涛;;长篇时代的电视剧理论研究范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张桃洲;;如何重返新诗本体研究?——从《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谈起[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张娣;;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三类汉语平比句肯定形式研究综述[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曼;杜小勇;王珊;;语义Web环境中本体库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6年

2 胡明扬;;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增扬;李兵;何克清;梁鹏;余敦辉;;本体中的复杂网络特性研究[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4 李曼;杜小勇;王珊;;面向语义Web的本体库管理系统研究[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5 谢维和;;进化与功能:当代青年本体研究的不同思路[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周静;;从三结合角度看对外汉语句式教学——以“被”字句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翟军;杨小佳;沈立新;;城市智能公共交通信息查询领域本体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十禾;;“网络民声”本体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杨子菁;严越;;中级汉语精读教材中的词汇选取与处理情况分析[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向岚麟;;国内世界遗产研究概述[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伟伟;艺术院团改革要注重艺术本体研究[N];人民政协报;2008年

2 于文秀 黑龙江大学;注重对大众的本体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申平;于不疑处有疑[N];光明日报;2005年

4 匡鹏飞;语言研究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语言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马琏 李包罗;SNOMED CT的构成与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本报记者 李文昌;用申遗带动文化遗产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解芳;本体追问与精神突围[N];文艺报;2006年

8 王馗;融汇众流 开拓风气[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记者 王坚;100万基金助学术著作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于平;舞蹈书写的轨迹[N];中国艺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艳梅;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王骏;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白岩;基于本体的移动Agent通信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杨志;基于本体的语义互操作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袁利平;本体存在与视域融合[D];西南大学;2009年

7 罗进军;有标假设复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扬;面向中药药性多维表征体系的中药本体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康向平;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的知识获取模型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石秋仙;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欣;基于聚焦爬虫技术的Web本体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志刚;领域本体构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高舒;社会标注语义本体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覃华兵;知识组织工具—本体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何璐;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本体生成器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6 吴清华;刑事领域中亲属容隐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7 陈书玉;基于本体的DeepWeb模式集成方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贾鑫;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活动化课堂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大为;足球比赛阵型的本体价值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10 朱红霞;本体技术决策树算法的研究及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38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38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