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词汇损耗研究面面观

发布时间:2018-03-22 20:30

  本文选题:词汇损耗 切入点:词汇保持 出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对国外词汇损耗研究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和研究。重点介绍国外词汇损耗研究中较具影响的九个方面的研究及其成果,以期推动词汇损耗研究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为中国外语教学及其改革提供借鉴。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and stud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vocabulary loss research in foreign countries, focusing on the nine influential aspects of vocabulary loss research abroad and their achievemen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word loss research in China.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es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its reform.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7BYY026)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资助课题(06BWJ017)
【分类号】:H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连瑞;潘克菊;刘宏刚;;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现状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李萍,郑树棠;外语损耗与保持[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5期

3 杨连瑞;崔鹏;;国外母语损耗研究的动态[J];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06期

4 钟书能;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5 倪传斌;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

6 倪传斌;;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3期

7 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性别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04期

8 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蔡寒松,周榕;语言耗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10 杨连瑞;潘克菊;;语言损耗研究的理论框架及途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晓兵;汉语环境中受蚀英语词汇的语言学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海英;;中国本科毕业生英语磨蚀研究及阈值假说验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李艳红;田巍;;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关键阈值与我国外语能力目标水平的比较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科帅;;外语习得与外语磨蚀[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4 李奕;;外语磨蚀现象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启示[J];才智;2010年11期

5 王晶;谭东峰;黎漫辉;;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分析磨蚀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翟康;;从语言磨蚀角度分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杨丽君;;语言耗损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英语教学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8 郑文君;;动态系统理论相互连接性特征指引下的外语磨蚀现象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黄平;马志燕;;语言磨蚀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5期

10 王虹晶;;语言磨蚀对高职英语教学策略的影响[J];成才之路;2012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湘云;英语作为外语磨蚀模式与原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文红;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二语词汇知识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国旭;新平彝语腊鲁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曾丽;苗族学生在三语习得中元语言意识的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天地;汉语环境下的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言磨蚀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隋丽;中国大学生英语动词的磨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朝丽;中国大学生英语名词的磨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牟永祥;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疑问句磨蚀因素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宝宏;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否定句磨蚀的一项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彭菲;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学习动机对语言磨蚀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龙雪丹;中国高中生英语词汇磨蚀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廖元娇;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对词汇磨蚀的影响[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李奕;英语学习动机对高职高专学生外语词汇磨蚀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熊姗;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谓数一致磨蚀情况的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斯琴;改进英语词汇教学降低词汇遗忘率[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 杨亦鸣,曹明,沈兴安;国外大脑词库研究概观[J];当代语言学;2001年02期

3 何婧媛;;汉语环境下的第二语言耗损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田华;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2期

5 纪玉华,许其潮,蔡寒松;从重复和记忆的关系看“三文治故事教学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石运章;刘振前;;外语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杨连瑞;潘克菊;刘宏刚;;国外语言损耗研究现状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杨超美;英语学习者性别差异的研究与对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施栋琴;;语言与性别差异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2007年05期

10 王广州;AID和CHAID在多变量市场细分中的应用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巍;英语水平与学习动机对中国大学生外语损耗的影响[D];安徽大学;2007年

2 李思宇;在汉语语境下的英语否定结构磨蚀顺序的一项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金晓兵;汉语环境中受蚀英语词汇的语言学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毛理想;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磨蚀中的干扰词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燕,马利萍;从词汇量测试形式谈英语词汇的教与学[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吕琛洁;小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的词汇习得[J];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郑晶;二语词汇习得的一项实验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焦传俊;;中国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曾玲玲;;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词汇习得策略的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张莉萍;刘景霞;张灵;;图式理论与词汇猜测策略[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孙峻;;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策略纵览[J];语文学刊;2007年11期

8 钮敏;;优化英语词汇习得之实证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尹春霞;;试论关联理论与二语词汇习得[J];琼州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滕永青;;多媒体与大学英语词汇习得[J];考试周刊;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燕;;读者变量对高职学生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一博;栾岩;;认知词汇习得与英语教学[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赵翠莲;;中国英语学习者研习短语动词的理想词典——评介《牛津短语动词词典》英汉双解版[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雪莲;;试论大学英语词汇习得模式[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由建伟;;浅谈英语精读课词汇教学法改革[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6 邵朝霞;;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石化”认知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邵朝霞;;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石化”认知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白利莉;陈宝国;;词汇习得的年龄对词类信息加工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彬;;隐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关于隐喻意识促进英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赵爱萍;;认知科学背景下的词汇加工及其深度习得[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哲希;阅读中教学干预手段对词汇习得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何静;第二语言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任务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童淑华;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韩晓蕙;可理解输入影响第二语言阅读理解和附带词汇习得之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瑞;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词汇心理表征发展过程与造词偏误的心理机制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王淼;中初水平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环境下的偶遇词汇学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晓明;第二语言学习者跨越产出性词汇门槛的机制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应真箭;二语词汇学习软件中的词聚合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石洛祥;中国英语学习者惯用语块习得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雪慧;词汇注释与目的性对阅读中词汇习得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许旭;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心理过程[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于美娜;基于象似性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兰忠平;基于假设的英语词汇习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钮小菲;学习策略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园;词汇注释在不同学习条件下对英语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莎莎;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1年

8 侯颖;中国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合成词使用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9 杨柳;初级阶段韩国学生汉语词汇习得偏误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10 吕玉娟;英语词汇习得与词汇教学——从认知学的角度看英语词汇教学法[D];黑龙江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50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50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c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