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熟语表意双层性问题说略
本文选题:汉语熟语表意双层性 切入点:显性意义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关于汉语熟语表意双层性的问题,学界看法不一,其分歧主要表现为表意双层性的特点是否为成语所独有。笔者在提出表意双层性的特点为熟语所共有而且具有表意双层性的熟语也有典型性成员与非典型性成员之分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汉语熟语表意双层性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论证了汉语熟语表意双层性的性质及成因等问题。
[Abstract]:Scholars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double meaning of Chinese idioms. The main difference is wheth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 meaning are unique to idiom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idioms sh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 meaning and there are typical members and atypical members in idiom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double meaning of Chinese idiom, and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formation of the double meaning of Chinese idiom.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40018) 东北师范大学“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分类号】:H1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隽;语用过程中语法的动态认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陈善敏;于臻;;显性意义的认知激活与话语理解[J];作家;2008年16期
3 韩玉民;;句法结构的意义[J];语文学刊;2005年17期
4 张英;语用与文化——兼析日本汉语教材[J];汉语学习;2000年03期
5 舒善忠;从动静关系认识歧义[J];皖西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李经伟;论会话含义的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年05期
7 魏令查;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2001年03期
8 刘正光;分级显性意义假说——语义处理新理论[J];现代外语;2002年02期
9 王汉长;语法感初探[J];语文建设;1998年10期
10 李茂康;《释名》中构成声训二词间的意义联系[J];语文研究;199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著清 山西财经大学;汉日基本颜色词的隐性意义[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艳;汉语隐语的理解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李景萱;基于分级显性意义假说角度的汉语反语理解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梁雯;言语幽默现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何固佳;原语文本的解码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50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5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