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也说周遍性构式中的“都”和“也”

发布时间:2018-03-26 05:10

  本文选题:构式义 切入点:语义融合 出处:《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摘要】:周遍性构式中,"都"分布自由,"也"分布受限;"都"倾向于肯定形式,"也"倾向于否定形式;"都/也"有时可互换而构式义不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从句法演变的角度和构式与"都/也"的互动入手,考察"都/也"的不均衡分布,提出构式义与"都/也"语义的融合以及构式形成过程中"前附词"的脱落或产生等解释性理论和说明。
[Abstract]:In the universal construction, "du" distributes freely, "also" distribution is restricted; "du" tends to positive form, "also" tends to negate form; "du / also" is sometimes interchangeable but the meaning of construction is invariant. In response to these phenome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evolu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struction and "du / Y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du / Y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xplanatory theories and explanations such as the fusion of construction meaning and "du / Ya" semantics, and the exfoliation or production of "antecedent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formation.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受事前置有标记构式研究”(项目编号:09YYB) 江苏省教育厅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众传媒的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7SJB740008)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爱丽;《宋书》连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简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倪兰;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基本语义分析[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3 唐韵;从“底”字短语的产生、发展看《元曲选》“的”字短语[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吴福祥;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目标[J];古汉语研究;2005年02期

5 祖生利;;近代汉语“们”缀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5年04期

6 鞠彩萍,周建兵;范围副词研究综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项菊;复说式“X就X”初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8 黄晓冬;“无论A,也/都B”句的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2001年05期

9 王海峰,王铁利;自然口语中“什么”的话语分析[J];汉语学习;2003年02期

10 曹小云;语法化理论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祖生利;元代白话碑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4 文卫平;英汉驴子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殷树林;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天昱;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彦;《水浒全传》动量词考察及近代汉语动量词发展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乔石豪;探讨“连…都/也…”结构的语法化过程[D];河南大学;2005年

3 肖任飞;非疑问用法的“什么”及其相关格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睿研;“什么”的否定用法及其使用条件[D];吉林大学;2006年

5 于丽娟;《梁书》连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孟冬梅;现代汉语转折副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7 金基梅;断定类语气副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06年

8 曾令香;儿缀考[D];山东大学;2006年

9 张言军;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王敏;“当然”和“自然”的异同考察[D];暨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下):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2 汪维辉;“所以”完全变成连词的时代[J];古汉语研究;2002年02期

3 徐望驾;《助字辨略》和中古汉语虚词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2年02期

4 王霞;转折连词“不过”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杨凯荣;“量词重叠+(都)+VP”的句式语义及其动因[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4期

6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7 刘丹青;作为典型构式句的非典型“连”字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8 马贝加;“要”的语法化[J];语言研究;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爱晶;陆敏;;去粗存精 取精用弘——构式语法研究概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潘月洲;;构式义与词义[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苏佳佳;于善志;;双及物结构中的动词类型与构式义[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2期

4 潘月洲;;构式语法理论刍议[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黄洁;;转喻压制及其在英语双及物动词中的表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高海莲;;“被XX”的认知分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舒春雷;;“孳尾”的词类归属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8 黄海军;;现代汉语容纳句的语义关系[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陆俭明;;构式与意象图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刘卫红;;构式语法视角下的汉英双宾结构对比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甘莅豪;空间动因作用下的对举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晓涛;现代汉语疑问范畴和否定范畴的相通性及构式整合[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伟;构式义与词汇义间压制的构式语法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2 牛然明;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宁;“V什么V”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谢樱;表程度的“A得C”构式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薇;一种现场描写方式[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杨飞艳;状位单音形容词的句法语义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易磊;“爱V不V”结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彭苗苗;“VR”与“V得/不R”结构比较[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6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66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