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小品“包袱”构拟与人物语标借用策略

发布时间:2018-03-28 15:59

  本文选题:小品 切入点:包袱 出处:《社会科学家》2011年02期


【摘要】:语标借用是小品"包袱"构拟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其中与社会特征相关的主要涉及四种类型,即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阶层语标借用。语标的借用,符合言语的异质有序观,喜剧构成的"不谐调"模式,审丑时代的大众审丑心理。
[Abstract]:The borrowing of language marks is a common strate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ssay "baggage", in which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are mainly related to four types, namely, gender, age, cultural level, level of language borrowing, and the borrowing of the target, which accords with the heterogeneity and order view of language. The "discordant" mode of comedy, the psychology of public appreciation of ugliness in the age of judging ugliness.
【作者单位】: 湖南理工学院中文学院;
【基金】:湖南省2010年度社科基金项目“群体差异与语法规律——汉语主观性语法范畴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0YBB159)阶段成果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强;;赵本山小品的幽默语言手法解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李晶;;论相声小品中的歧义现象与幽默效果——以近三年央视春晚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吕文萍;;小品幽默的语域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程佳;;刻意曲解与语用误解的比较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5 牟明达;;赵本山小品中幽默话语的词义关系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6 英瑛;;春晚流行语的语用观察[J];文教资料;2011年18期

7 马倩;;浅析“东北方言热”的原因[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凯悦;赵本山小品语言的偏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付敏;网络春晚中小品语言的多维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宁晓然;从预设角度分析赵本山小品中的幽默[D];辽宁大学;2012年

4 刘延广;框架转换理论视角下的赵本山小品幽默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席芳;合作原则的违反和幽默的产生[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王丽丽;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赵本山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语言[D];重庆大学;2005年

7 胡维霞;侯宝林相声言语幽默的顺应—关联性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焦常红;赵本山小品中刻意曲解现象的顺应—关联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邓美云;赵本山小品中言语幽默的顺应关联性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岩璞;东北小品演员语言中语气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77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77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0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