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口译过程中译员的“中立性”问题
本文选题:译员 切入点:中立性 出处:《中国翻译》2011年06期
【摘要】:翻译职业组织的行为规范要求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以及超然、不介入的态度与举止,但翻译现实却往往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图景。本文从Wadensj銉提出的译员中立立场表现的两项参数出发,对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译员的立场性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进而指出,无论是从译员所牵涉的关系的性质来看,还是从译员自身的行为来讲,译员都很难在交际过程中保持一以贯之的中立立场,而是有可能在某些时候向当事一方进行或显或微、或明或暗、甚至可能是钟摆式的靠近或偏向。译员始终如一的中立立场并不存在。
[Abstract]:Code of conduct translation organization occupation requires an interpreter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always maintain neutrality and avoid leaning to either side of detachment, attitude and behavior in the translation, but the reality is often presents a very different picture. Of the two parameters of the interpreter from the neutral position Wadensj Yu proposed the analysis of theory and demonstration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ors in the contex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both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involved from the interpreter's point of view, or from the interpreter's own behavior, the interpreter is very difficult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to maintain a consistent position of neutrality, but is likely to be a party to or explicitly in some micro when, or bright or dark, or even a pendulum near or toward the neutral position. The interpreter does not exist consistent from beginning to en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幼屏;同声传译的重要因素[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廖开洪;浅析即席口译过程中理解的障碍[J];中国翻译;1997年04期
3 吴琼;口译中的精力分配[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何晓鹏;同传,迷失的"塔尖"[J];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07期
5 吴本成,,李坚;译员在驻外承包公司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翻译;1996年01期
6 刘和平;翻译的动态研究与口译训练[J];中国翻译;1999年04期
7 李芳琴;论口译记忆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04年04期
8 熊汝琴;薛中军;;加强跨文化传播交流的国际接轨意识——提高口译人员素质迎世博[J];上海翻译;2006年04期
9 徐炳富;;口译学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8年37期
10 虞莉;口译的临场技巧[J];鄂州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峥;;简洁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2 ;中国翻译行业规范化之路初探[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闫栗丽;;校企合作培养中高端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洁;;语言服务工作室与MTI翻译实践[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华树;;信息化时代的翻译工作[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俞敬松;;北京大学的翻译技术教育与翻译案例教学支持平台[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真正用户友好的一体化翻译平台[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皓;外语学生关注译员生存状况[N];北京日报;2007年
2 本刊记者 周惟菁;人工翻译外包可否掘到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本报记者 樊丽萍;同声传译:多少误传需澄清?[N];文汇报;2009年
4 江建国;七嘴八舌的欧洲[N];人民日报;2001年
5 江建国;会不会出现“欧洲语”(五洲茶亭)[N];人民日报;2002年
6 牛凯旋;打造大连的另一张城市名片——中国的翻译城[N];大连日报;2007年
7 周庆熙;人能够学会多少种语言[N];中国社会报;2006年
8 李玫;翻译市场发展迅速[N];市场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侯莎莎;本市至今无一名职业手语翻译[N];北京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朱光强;中译公司:借世博良机转型[N];华夏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序;交替传译信息处理过程中语言能力与口译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彬;猜测与反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利波;官方记者招待会中译员的认知机制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盛一隽;从目的论看清代重大事件中口译员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向艳;试论译员的角色转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伟;论手语译员的角色[D];厦门大学;2009年
5 李晨光;口译质量分析—微量标准与提高方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周伟晓;从顺应论看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创造性叛逆[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7 黄志华;论在交替传译培训中如何让学员做到笔记的简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宋扬;人大记者招待会口译员压力分析及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程艳;以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看对话口译员的多重角色[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刘平波;认知语境视阈下的口译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6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86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