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源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本文选题:英源外来词 切入点:汉语 出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摘要】:英源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形式、意义、结构、功能等四个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无意义音节语素化所形成的外来语素,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值得人们关注。
[Abstract]:English loan word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 on the four systems of Chinese vocabulary, such as form, meaning,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mong them, the morphemes formed by unconsciously syllable morpheme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core elements in Chinese vocabulary system, and deserve attention.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YY018)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计伟;汉语外来词同义译名现象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刚;姚鹏慈;;同素成语管窥[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谢明镜;;和谐社会创建和谐外来词的构想[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范崇峰;;汉语词汇语义系统研究之分歧及症结[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4 周其焕;;外来术语仿译与活译的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09年02期
5 严丽明;;现代汉语对比范畴的界定及其分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郑丽;;谈外来词发展特点及趋势——基于《新词语大词典》的词语测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王媛媛;;字组理论探析——兼谈徐通锵的字本位观[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张维友;;英汉语词汇的结构系统特征对比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马菊红;;关于科技名词术语规范化的问题与思考[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年02期
10 王君;;基于概念图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有斌;;制约音译外来词形式选择的原则[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洁;区域变异与互动视角下的华语新词新义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扎亚;汉蒙教育类成语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英姿;译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红娟;汉语词汇负面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陈琪;新加坡华语词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刘吉艳;汉语新词语词群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王洪涌;先秦两汉商业词汇—语义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万会;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顾满林;汉文佛典用语专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文龙;《镜花缘》复音词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2 常晶晶;现代汉语“低矮类”词汇的所指面貌及其历史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3 高凯敏((?)/KAY KHAING MYINT);汉缅语四音格词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崔丽芳;转义人名的应用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5 贾玉萍;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构词造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柯丽芸;汉语第二语言教材词汇的义类分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任妍晖;新媒体语境下的旧词新义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娟;音译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江亚丽;小学语文“立体式”词语教学模式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邢芙蓉;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探究[D];扬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礼权;汉语外来词音译的特点及其文化心态探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贺玉华;晚期近代汉语西洋来源外来词初探[J];吉安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春嫦;;谈如何进行词汇教学[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年01期
2 姚永华;;从词义演变谈英汉词汇互译的对应现象[J];教学与管理;2010年06期
3 邱冰;;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肖九根;陈顺芝;;从城乡居民的用语现象透视赣语历史沉积下的底层成分探析——以赣语词汇中的苗蛮语成分为例[J];农业考古;2010年03期
5 ;语文常见差错[J];品牌与标准化;2010年18期
6 卢凤鹏;;《说文》词汇系统的认知研究[J];大家;2010年16期
7 陈燕;;再议汉语外来词的借入方法——兼论外来词的类别[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刘芳;;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不自足现象[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康忠德;;网络语言词汇变异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王s,
本文编号:1686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8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