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拉歌口号的语体分析
本文选题:军队拉歌口号 切入点:语体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口号这一言语形式,是古今中外人们进行社会动员、宣扬政治主张、确立奋斗目标、宣泄心中激愤时经常使用的一种表达手段。而根植于军营这一特殊领域的军队拉歌口号,和其他类型的口号相比,在内容、形式、功能以及风格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军队拉歌口号不仅是军营文化的体现,更以其生动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成为军营语言现象中独具特色的言语形式之一。 就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尽管我国语体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也已逐渐建立起来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汉语语体体系,但是对于各类语体的描写和分析还不是很完善。另外,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有关军营这一特殊领域中的语言现象和言语形式的相关研究,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总体上看,其研究仍比较零散且不够全面系统。目前,对于口号的研究,大都是以政治宣传口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政治、文化、修辞、语用等方面,而对于本文谈及的“军队拉歌口号”这一言语形式语体方面的研究,尚无学者给予关注和探讨。 因此,本文以语体学及修辞学理论为指导,借鉴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知识,从军队拉歌口号的语体归属、语体特征、语体功能、语体及其内部“四个世界”的零度和偏离等方面对军队拉歌口号进行分析、阐述。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对本文选题的缘起和意义、语料来源、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简要说明。 第二章,简述了口号的相关内容,论述了语体的含义以及分类,讨论了军队拉歌口号的语体归属。运用郑颐寿先生的“辞体平面”相关理论,对所搜集到的军队拉歌口号的语音、词汇、句式、辞格等具体的体素进行定量分析,大致计算其体素值,得出军队拉歌口号在辞体平面中所在的大概区域位置,从而在宏观上对军队拉歌口号的语体归属做出定位。通过分析得出:军队拉歌口号位于辞体平面中艺术功能度较高、口语色彩较浓重的10区,这说明军队拉歌口号的语句结构突破了语法常规,兼收并蓄地使用了多种艺术体素,主观性、感情性、形象性、艺术性较强且口语色彩浓重。因此,它属于口语色彩较浓的艺术体。 第三章,分析了军队拉歌口号的语体特征及语体功能。军队拉歌口号的语体特征具体表现在结构、语言、风格三个方面。第一,军队拉歌口号的结构具有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特征。第二,军队拉歌口号的语言特征又具体表现在语音、词汇、句式、辞格等方面。语音上综合运用了平仄、押韵、叠音、象声、节奏等语音手段,使其呈现出节奏分明、声律和谐、明快有力等特征。词汇上,军队拉歌口号综合使用了同义词、口语词、衬词以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具有军营色彩的词语。句式上,军队拉歌口号以短句为主,将常式句和变式句并用,其中变式句居多。且不同的表现形式下,整句、散句分布不同。辞格上,军队拉歌口号呈现出密集性、多样性、丰富性等特征。第三,军队拉歌口号的风格上具有疏放刚健,简约明快,诙谐幽默的特征。另外,军队拉歌口号具有表情功能、美学功能、实用功能、文化功能等语体功能。 第四章,探究了军队拉歌口号语体及其内部“四个世界”的零度和偏离。借鉴王希杰先生的“零度和偏离”和“四个世界”相关理论,探究了军队拉歌口号语体及其内部“四个世界”——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的零度和偏离。 第五章,针对目前军队拉歌口号中一些不规范的、违背了得体性原则的个别现象,为军队拉歌口号的规范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国,刘立华;投射与语体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吴贵武;;商务英语合同语体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3 吕艳萍;在逆向型教学中求语体语言效果——高级英语词汇教学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张国侠;;俄汉语言中缩略语的零度偏离观[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5 房立敏;;浅析语体分析在交际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7年26期
6 王苹;语境中的语言偏离[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许红晴;;二十年征婚启事语义、语法、语体分析[J];梧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任颖;;谈手机短信语言世界的偏离[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袁晖;语体的通用成分、专用成分和跨体成分[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杨彬;;话题可以作为语体统计分析的一个参项[J];修辞学习;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力群;;“拇指文化”演绎语言新时尚——手机短信的语体分析[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希杰;聂焱;;关于《修辞学通论》的对话[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晗蕾;;语言研究的新视域:零度和偏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子荣;;作为修辞学理论基石的“四个世界”[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钟玖英;;零度偏离理论研究述评[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印园园;;王希杰先生的语体理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学会;;王希杰先生的零度偏离观[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晗蕾;;王希杰老师授课笔记摘录[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学会;;王希杰先生的零度偏离观[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爱书;;王希杰修辞学的逻辑体系[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肖书文;中日当代修辞学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世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拉歌口号的语体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潘琳;网络产品广告的语体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吕满儒;网络学术论坛语篇的功能语体分析[D];燕山大学;2010年
4 王新;因特网主页的初步语体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李凤娟;外交新闻报道的功能语体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6 余婷;税法英语语体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王芳;中美企业简介的语体比较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刘宏杰;英语商贸合同的语体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爱珍;对外汉语高级综合课教材词汇的语体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10 朱莹莹;话语过程与话语策略:新医改方案制定过程之个案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9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8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