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的历时演变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以“恐怕”为例
本文选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切入点:词义演变 出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摘要】:两个表示害怕的同义语素"恐"和"怕"构成"恐怕"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却很少用作表害怕恐惧义的动词,更多地是用为表揣度推测的情态副词,似乎因丧失了原义而造成留学生误用,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结论是"恐怕"表揣测的副词义是由表担心的动词义发展而来的,而表担心的动词义与表恐惧的动词义分属为两个同形词。现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意义是与其历时发展分不开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要注意结合词义的共时特点和历时演变,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Abstract]:The two synonyms "fear" and "fear" constitute the word "fear", which is seldom used as a verb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fear in modern Chinese, and is more often used as a modal adverb which can be conjectured.It seems that the misusing of foreign students is caused by the loss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i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paraphrase of the "I'm afraid" table is developed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moving word which is worried about by the table.The meaning of fear and fear belong to two homographs.The meaning of many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ir diachronic development. The teaching of vocabulary as a foreign languag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ynchron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word mea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邱志华;释义的模糊性探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王春玲;陈黔珍;;国学传承与古汉语素养的培养[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顺琴,卢和乐;《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白兆麟;蔡英杰;;《老子》“道经”首篇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张劲秋;《论语》何晏注训诂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张劲秋;;《春秋经传集解》训诂术语略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范蓓蕾;;古诗文教学有效诵读的求致路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申睿;;《原本玉篇残卷·糸部》或体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陈立柱;;战国时宋都彭城辨[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2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3 魏建震;;周代社祀与西周社会秩序的建立[A];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珊珊;;中国古代河神崇拜与黄河治理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李道刚;;中国传统人权观念再探——一个比较法文化的视角[A];北京国际法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朱东华;;麦克斯·缪勒与“译名之争”[A];“经典的翻译与诠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薇;;微探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春晓;;《说文解字六书疏证》所引方俗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李品素;;《歧路灯》中的“讫”[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徐福艳;;“裸”字古今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佳;人参多糖抗疲劳和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时光;;略论中国“国学”之性格——以日中“国学”之比较为中心[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2 何基生;;中国教育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拓展[J];求索;2009年03期
3 吴虹;彭进清;;多样化教育质量观的正解与建构[J];求索;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倩;;语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2 祁晓旭;;浅析对外汉字教学[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蒋楠;;浅析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7期
4 郭伏良;白云霜;;词义构成视角下的当代汉语词义演变类型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吴宝安;;小议“头”与“首”的词义演变[J];语言研究;2011年02期
6 钟明立;;汉语“胜-败”义语义场的历时演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黄英;;敦煌社会经济文献“借贷”概念场常用词历史演变研究[J];前沿;2011年16期
8 曹炜;;现代汉语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唐贤清;陈丽;;“死”作程度补语的历时发展及跨语言考察[J];语言研究;2011年03期
10 王毅力;徐曼曼;;汉语“咬啮”义动词的历时演变及原因[J];语言科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牟萍;;俄汉词义演变轨迹与思维走向[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牟云峰;;感觉类形容词的词义演变——从自身感觉到认知世界[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盛男;李福印;;从“朝”与“暮”的词义演变看汉语语言及思想中的时间构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邹仁;;“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5 李行健;;词义的演变漫议[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6 牟萍;;俄汉词义演变轨迹与思维走向[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谭慧敏;左飚;;词汇语义、认知心理与社会文化—由同志的词义演变调查所引发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邓慧蓉;;多重文化折射下的中国地名[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冯英;;汉英语分类词群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黄群英;;试论英语词典的义项排列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黄树先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寻找词义演变的奥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沈叶露;释“叶”与“ST”[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3 朱建平;中医术语须加紧规范[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刘永耕;同音字构成的异形词应该怎样统一[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5 解玺璋 北京日报社;逛一逛黄氏语词“超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刘丹青;开采民族语言研究“宝矿”[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刘永耕;同音同义字构成的异形词应该怎样统一(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8 朱建平;中医术语规范化与中医现代化及国际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方铭;《黄钟大吕之音——古代辞赋的文本阐释》评介[N];吉林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倩;敦煌变文单音动词词义演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胡萍;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鸿君;“五经”、《尔雅》与《黄帝内经》病症名词的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张燕来;兰银官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5 田春来;《祖堂集》介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纪梅;汉语常用单音动词带宾情况的历时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徐朝红;中古汉译佛经连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庆庆;近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刘芳;几组趋向动词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业兵;从语境角度考察词义演变的规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伶俐;英语人体词词义演变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l毲,
本文编号:1689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8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