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间隔号用法的发展和统一:“专名化”与“均衡美”

发布时间:2018-03-31 18:03

  本文选题:间隔号 切入点:国标 出处:《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2期


【摘要】:间隔号是标号的一种,从1996年正式纳入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系统以来,从主要表示外国人名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和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已经发展出很多新的用法。那么,新旧用法是否毫不相关?如何更有效地概括间隔号的特点?对此,我们提出了间隔号使用新规范的问题。
[Abstract]:The interval number is a label, since 1996 forma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system of punctuation, from the main said foreign names or some name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boundary and title and text (chapter, volume) between the boundaries, has developed many new uses. So, if no new usage relevant features? How to effectively generalize interval number? In this regard, we propose a new specification using interval number problem.

【作者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H15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樊洪业;中国现代标点符号体系的开端[J];沈阳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陆丙甫;汉字文本便读格式初探[J];修辞学习;2005年05期

3 郭攀;有关专名号、浪线书名号规定的得与失[J];语文研究;2005年02期

4 张树铮;标题中冒号的新用法及其规范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04期

5 郭攀;标点符号规范的二个原则性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健;晚清翻译小说文体新变及其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幸江涛;留学生使用汉语复句的偏误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2 蒋莉;楚秦汉简标点符号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座箐;当代汉语文本言语特征系统提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高叶青;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樊德华;《论语》语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德民;;翻译琐谈——兼论《资本论》汉文版的相关问题[J];民族翻译;2010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龙妹;沈美芳;;漫谈标点符号[A];学报编辑论丛(第八集)[C];1999年

2 董程英;孙广增;;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与文献著录中的标点符号[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及其不良影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尹承东;治理翻译质量下降从何做起[N];光明日报;2005年

3 记者 王坤宁;翻译行业首次制定国家标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4 池昌海;亟待规范的书写形式:拼音字母缩写(下)[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5 郭攀 夏凤梅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标点符号小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语曼;中高级阶段留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91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691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d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