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三部典型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课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5 10:35

  本文选题:对外汉语教学 切入点:初级综合教材 出处:《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是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的主干课程,优秀的初级综合教材往往体现了当时先进的教学理念。初级教材适用于基础阶段,相对于中级及高级阶段来说拥有更多的学习者,最能体现对外汉语这一学科的性质、特点及发展水平,所以最具有研究意义。初级阶段的学生语言水平尚低,表达的自由度受到限制,所以初级阶段课堂教学对教材有极大的依赖性。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它为汉语学习者营造出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尤其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课文能使他们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学习汉语。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认为课文是教材编写中最困难的部分。正因为如此,优秀的对外初级综合教材课文应当以何为纲、怎样进行编排、包含哪些内容等也成了不同时代学者们争论的话题。 本文以外语教学法的相关研究为理论基础,参考《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以《基础汉语课本》(1、2、3册)、《实用汉语课本》(1、2册)、《长城汉语》(生存交际)三部教材的课文为研究对象,从课文的编排、课文的话题与内容、课文的句式排序与难度、课文的文化项目与趣味性四个角度对三部教材的课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就课文的编排而论,主要涉及课文编排的基本框架、课文类型、课文的交际角色及场景安排、课文的呈现方式四部分。就课文的话题与内容而论,主要包括“话题”的定义,三部教材课文的话题统计以及相同话题与三部教材课文的结合。在课文的句式排序与难度部分,笔者对三部教材课文的句式排序进行了统计,并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大纲》的语法项目分级表进行对比,还对相同话题下的课文难度进行了个案分析。在课文的文化项目与趣味性部分,笔者探讨了三部教材的课文对于文化项目的处理,并举例对其趣味性进行了相应评说。其目的是通过这一研究,结合时代背景,考察三部教材各自所反映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理念并进行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对外汉浯初级综合教材的课文编写提出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以不同理念编写而成的三部教材的课文具有共同点:课文以会话类型为主,多日常生活类题材,符合科学性原则,注重文化因素以及趣味性的创造。而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外语教学理念的指导也使得三部教材的课文具有不同点:以结构法为编写理念的《基础汉语课本》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认为学习者拥有生成能力,所以将语言进行归整,通过句型操练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汉语的能力,在编排课文时替换练习始终位于课文之前,课文句式循序渐进性强,课文体现了一定的难度。又由于当时中外交流较少,留学生活动范围有限,课文的交际角色和场景设置也较为受限,课文的趣味性多依靠故事改写来体现。以结构与功能相结合为编写理念的《实用汉语课本》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影响我国的功能法教学理念,认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教材中的语言要适应社会需要并发挥交际作用,在编排课文时保留了替换练习,同时增加了具有交际意义的扩展训练。又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外交流迅速发展,留学生活动范围大为扩展,课文的场景有所增加,课文的趣味性则依赖于固定交际角色创造的情节。《长城汉语》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理念,课文与生词单列成课本,重点句式结构循序渐进。又由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来华留学生逐年增加,交际角色和场景也大为增加,课文的趣味性越来越依赖于编者匠心独运的创造。先进的技术也为教材以全新的方式呈现提供了可能。综上所述,本文为当代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课文的编写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对课文的编写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初级阶段宜以日常生活题材为主合理设置会话体与叙述体的比例,设置与留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交际角色及场景,注重科学性原则,对课文的句式进行合理排序,在初级阶段选取易读性材料编写课文,注重文化项目与趣味性在课文中的体现;第二,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网络的发展,在用新型方式呈现教材时,要时刻铭记最终目标是学习语言,认清先进技术的优点及缺陷再加以利用。第三,在用新的理念编写教材课文时,不能忘记传统编写理念的优点,应从汉语的特点出发,汲取各编写理念之精华,用综合的态度来编写符合当代需求的对外汉语教材。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平;对新世纪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的思考——从加拿大中学汉语教材编写所想到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朱志平;江丽莉;马思宇;;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马世才;;对外汉语精读课教学研究与探索[J];甘肃科技;2009年20期

4 杨小彬;;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成就与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秀琴;陈芳;;简评《实用汉语课本》及其《汉字练习本》[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6 赵贤州;;教学法理论与教材编写的关系[J];世界汉语教学;1987年03期

7 吕必松;;关于制订对外汉语教材规划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1期

8 吕必松;;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1989年04期

9 白乐桑;;汉语教材中的文、语领土之争:是合并,还是自主,,抑或分离?[J];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04期

10 张宁志;;汉语教材语料难度的定量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1714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14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0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