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现代汉语时态歧义结构及时态区分手段

发布时间:2018-04-16 10:10

  本文选题:时态 + 句法手段 ; 参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摘要】:现代汉语一般现在时经常跟现在进行时或一般将来时共用一种语言形式,构成时态歧义结构。"NP+时间+VP"可以兼表一般现在时与一般将来时,如果其中时间词所表示的时点或时段可以循环出现。"NP+在+L+VP"兼表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它表示不同时态时"在"的语法性质不同。尽管现代汉语一般现在时的表达缺乏形态标记与词汇手段,但多数情况下它仍然可以用介词选择、句式选择以及宾语隐现等句法手段跟其他时态区别开来。
[Abstract]:In modern Chinese, the general present tense often shares a linguistic form with 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or the general future tense, which forms a tense ambiguity structure. "NP time VP" can be used to express both the general present tense and the general future tense."NP in L VP" and "present tense in present tense" show different grammatical properties of "in" in different tenses.Although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esent tense in modern Chinese lacks morphological markers and lexical devices, in most cases it can still be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tenses by means of prepositional choice, sentence choice and object invisibility.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研究专项项目(skqy201122)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税昌锡;“N_1+在+NPL+V+N_2”歧义格式解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张国宪;;从“在”的兼类看动词和介词的区分[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8年06期

3 邵洪亮,郭文国;“在+L+VP”结构中“在”的分化[J];台州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伊力哈尔·买买提明;米娜瓦尔·买提那斯尔;;“老”字的意义及其维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2 米娜瓦尔·买提那斯尔;伊力哈尔·买买提明;;汉语“把”字句及其维语中对比表达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3 邵洪亮;“V在+L”格式的表义和表达功能[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夏秀文;;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成语原型语法功能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王媚;张艳荣;;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策略之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6 张彩云;;“就是~也~”和“连~都~”的互换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杨晓梅;曾智;;留学生习得汉语助动词“可以”“能”“会”的难点和误区[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5期

8 周明强;;现代汉语歧义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四贵;元明汉语介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朱军;现代汉语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共现规律及管控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胡君;对越汉语趋向补语教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陈东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能补语偏误分析[D];河北大学;2007年

3 徐英爱;现代汉语致使句与韩语相关句式比较[D];复旦大学;2009年

4 陈应;“在”及其句式的多角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金花;面向对外汉语的疑问代词“什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裴良美;名词性词语的概念转喻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王金凤;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形容词重叠式偏误研究及教学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8 冯文娟;时间结构“X期间/里/中”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闫丽丽;单音节位置动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宫维俊;现代汉语歧义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戴浩一;黄河;;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年01期

2 齐沪扬;“N+在+处所+V”句式语义特征分析[J];汉语学习;1994年06期

3 齐沪扬;动作“在”字句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4 俞咏梅;;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J];中国语文;1999年01期

5 吕必松;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04期

6 税昌锡;;论语义指向的内涵[J];语言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中娥;;一般现在时PK现在进行时[J];阅读;2007年02期

2 李建高;;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用法比较[J];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2002年Z1期

3 廖时燕;;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的区别[J];初中生辅导;2006年29期

4 王小英;;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四不同[J];中学英语之友(初一版);2008年03期

5 张志刚;;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区别[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七年级);2008年04期

6 姜琰琰;;两种时态的四大区别——谈谈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八年级);2009年Z2期

7 陈春安;表示将来的一般现在时与现在进行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8 闫菲;;英语中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交替出现的教学反思[J];贵州教育;2007年14期

9 何富臣;;一般现在时典型错误例析[J];中学英语之友(初一版);2009年09期

10 曾晓华;;怎样较快掌握一般现在时[J];初中生辅导;2002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屈承熹;;现代汉语中“句子”的定义及其地位[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2 马庆株;;“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3 胡明扬;;现代汉语的词类问题[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4 陈一;;关于现代汉语“广狭同词”现象的若干考察[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5 陆俭明;;现代汉语时间词说略[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6 李德津;;《现代汉语教程》中语言结构与交际功能的关系[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7 梅达;;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动词结构连用的格式[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8 柯航;;现代汉语“被”字句的HNC分析[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苗传江;刘智颖;;现代汉语语料的句子级语义标注[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徐富美;;从"语篇"看古代汉语的介宾省略[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戴睿云 通讯员 刘丽东;图书馆,现在进行时[N];浙江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建铭;WCDMA现在进行时[N];网络世界;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杨耕耘 见习记者 韩晓玲;现代汉语发展的第二次高峰[N];湖北日报;2000年

4 国斌;长寿研究———现在进行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梁旭娟;现在进行时:新疆教育信息化[N];新疆日报(汉);2003年

6 贾鑫;文化是现在进行时[N];中国企业报;2007年

7 章红雨;《现代汉语小语典》配多媒体光盘扩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记者  张敏 通讯员  莫佳豪;建设新农村现在进行时[N];台州日报;2006年

9 周建设 主编;现代汉语教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吴茗雯;网上购衣:现在进行时[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欣;现代汉语责训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安美娜;现代汉语高频语素复合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马春华;现代汉语欧化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刘街生;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陈鸿瑶;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功能与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滢滢;二语习得中的形式与意义关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成军;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9 荣光启;现代汉诗的发生:晚清至“五四”[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阿依克孜·卡德尔;现代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名词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小燕;标记理论视角下英语一般现在时习得的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孟德腾;现代汉语NP的VP的演变[D];山西大学;2003年

3 程葆贞;现代汉语强调范畴[D];河南大学;2010年

4 梁政;现代汉语示证范畴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乔;现代汉语“X点”族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静峰;现代汉语常用汉字字义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7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句探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晏静;现代汉语强调的表现[D];吉林大学;2011年

9 翁宏伟;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10 毛雪蓉;现代汉语“来”的分布及用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8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58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7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