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关于当前中国翻译教学研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17 02:02

  本文选题:翻译教学 + 教学模式 ; 参考:《外语界》2011年05期


【摘要】:翻译教学以培养合格翻译人才为目的,属于应用翻译学范畴。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翻译教学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指出扩展翻译教学研究视域、建构多元互补的教学模式、树立客观科学的教学观念是促进中国翻译教学研究进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Abstract]:Translation teaching, which aims to train qualified translation talents,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applied translation.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research should be expanded and a multi-complementary teaching model should be constructed.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n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teaching concep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research in China.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山东大学2010年度教改项目“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05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文雄;宁玲;;中西翻译研究、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纵论——访澳门大学张美芳教授[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05期

2 黄忠廉,李亚舒;译论研究及其教学的新发展──首届全国翻译教学研讨会述评[J];中国科技翻译;1997年02期

3 李德凤;胡牧;;翻译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1980-2006)(下)[J];中国科技翻译;2009年03期

4 王银泉;王菊芳;;改革我国高校翻译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林璋;翻译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J];外语研究;1997年03期

6 刘季春;;本科翻译教学“观念建构”模式刍议[J];上海翻译;2006年02期

7 王树槐;;西方翻译教学研究:特点、范式与启示[J];上海翻译;2009年03期

8 杨志红;王克非;;翻译能力及其研究[J];外语教学;2010年06期

9 罗选民;徐莉娜;;语义“匹配”与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10 王宇;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再思考——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的一次尝试[J];外语界;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浅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严晓萍;重新认识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杨敏;赵金东;;探究模式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译文优劣探究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李加强;;英语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吴景红;;翻译教学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朱海燕;刘丰;;翻译选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尹祥凤;罗凌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许庆美;刘进;;口译中讲话人意图的传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孙永君;边娜;;口译教学中的工作记忆训练策略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黄丽娟;方灿;;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测试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嘉忆;;汉译英口译材料的难度判断[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何秋睿;;从目的论视角谈记者招待会口译中的文化障碍的处理[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学斌;;构建本科与硕士翻译教学之对接机制探讨[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政;;CAT引入教学——MTI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育红;;从翻译学科地位的变化看翻译教材的发展状况[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6 周林子;刘小雨;姚希;韩笑;张星辰;;北京市文科类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课教学现状调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7 吴春兰;李晓燕;;译学“特色派”与研究生翻译理论教学[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吉灵娟;;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玉;;充分利用教学翻译活动 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10 林瑜芳;;略谈口译受训员平时应如何注意培养口译技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锦平;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继东;中国EFL学习者中介语交际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贾丹;反思法视角下的口译课堂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华维芬;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康志峰;口译中听、译两种焦虑模态的认知心理管窥[D];复旦大学;2011年

9 谌莉文;口译思维过程中的意义协商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郭靓靓;中英文同传译语序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原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世超;当今翻译教学状况与优化策略[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慧;同声传译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徐佳莉;从关联理论角度论2010年上海世博会口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竹君;吉尔模式下对口译理解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丽君;从图式理论角度研究同声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何雯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学初探与设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杜韵莎;试论中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田昕霞;从释意理论的回顾和思考看会忆口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汤月婷;从释意理论和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口译中意义的显性/隐性双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李莎;论合作原则在会议口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新,陈学飞;从二元制到一元制——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动因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何武,潘学权;机器翻译对翻译教学的促进[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4期

4 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5 杨云安;关于研创式翻译教学的思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戴宗显;吕和发;;全球化与双语图形标志的标准化[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6年06期

7 马万华;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8 朱越峰;素质教育观下的翻译教学反思——任务型翻译教学初探[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平洪;谈高校翻译教学的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Z1期

10 张春莉;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卫东;;非外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探究[J];教学研究;2007年06期

2 佟晓梅;;外语专业翻译课教学主体参与模式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王磊;刘金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翻译教学模式的本土化解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4 王武娟;;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调查与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余慧;;从“翻译人才的奇缺”看翻译教学[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2期

6 柴慧芳;;浅析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7 曾尔奇;;“课外必读”课程设置初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8 廖丹;;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音乐课堂教学[J];艺术教育;2006年03期

9 黄信;;高职高专翻译教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08期

10 刘响慧;;宏观视角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框架构建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秀玲;曹勇;任锐;;对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整合的思考[A];全国电子技术研究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梁晔;周海燕;葛艳;李健;;以实践为驱动,培养应用技术型IT人才[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天芳;薛晓琳;方廷钰;李洪娟;李峰;赵精一;吴秀艳;;中医诊断学(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豪;陈红风;程亦勤;;BPL模式在乳腺疾病教学中的运用体会[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蔡章树;;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6 田丽;;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7 游岩平;;以陶为师 构建小学语文 “自学——研讨”教学模式[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8 陈小梅;;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品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琳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娟;汇众开创网络人才培养新模式[N];中国财经报;2009年

2 记者  崔艳 通讯员  张书彬;艺术的历史与修正[N];美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蓝溪 通讯员 赵万新;走进培英解读“健康课堂”教学模式[N];天津教育报;2007年

4 霍懋征;成功的教育在于爱[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市二完中 池军华;站在新课改高度看待“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实施[N];盘锦日报;2008年

6 山东省栖霞市第五中学 宋秀丽 王小飞;新课标下的两种教学模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朱玉;路上:有多少“黑”陪练在行动?[N];检察日报;2007年

8 豫法培;河南实行“三位一体”法官培训模式[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港大欲打破百年传统让学生彻底跨科学习[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记者 林燕英邋通讯员 李长征;办学有特色 学子易就业[N];中山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娥;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夏日光;省略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翻译教学[D];西南大学;2010年

4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5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段玉山;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梁成艾;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庞坤;GX实验的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怡;将翻译教学引入高中英语课堂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铁江;翻译教学中美学意识的培养[D];中南大学;2010年

3 李晓东;关联理论在英语本科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丹丹;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的提高[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玮;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研究报告问题策略与前景[D];东南大学;2004年

6 梁玉菡;标记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春芳;中国翻译教学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郑峰;高职英语实用翻译教学模式探讨[D];复旦大学;2010年

9 钟慧连;从汉译英错误分析看英语本科翻译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童新蒙;重庆市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61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61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d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