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代汉语教学理念的革新
本文选题:古代汉语 + 教学理念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2期
【摘要】:教学理念的革新是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在教学理念上,应把古代汉语定位为既是语言的课程又是文化的课程,这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为:重构具体的文化语境,树立语言的系统观念,注重跨学科的视角。只有确立起这样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学得更透彻,更有目标,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Abstract]: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idea is the core of ancient Chinese teaching reform.In terms of teaching concept, ancient Chinese should be regarded as both a language and a cultural curriculum, which is a new requirement of the new era.In teaching practice, we should reconstruct the concrete cultural context, set up the systematic concept of languag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Only by establishing such a teaching concept can students learn more thoroughly and purposefully, and on this basis can they explor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学院;
【基金】:河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基金项目“中学语文教材语义与传意研究”(2010zj014)
【分类号】:H10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海,邓娜,杨小雯;论教学理念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教学研究;2004年03期
2 卫志强,何元建;跨学科时代的语言学研究──从《语言文字应用》看近年语言学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道彬;;论王念孙对戴震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广雅疏证》为例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劲秋;据境索义与文言词语训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石田田;;对《尔雅》编排体例的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郭松;;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互文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陈莹莹;;《沐浴在阳光中》:对话与狂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夏薇;;浅析重庆方言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8 苏宁;;多维叙事视角与人生反思——从叙事视角谈王蒙的《杂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9 周述波;;革命时代的女性悖论与多声表达——试论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复调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龚婷;;僭越与颠覆——狂欢化理论视野中的《超级女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文丽;;邓小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话语的形成——对《邓小平文选》第2卷的重新解读[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3 郭华;;从“就近入学”到“初中建设工程”——关于北京市初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4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蓝若宇;;我们都是“恶搞者”:从文化的身份认同看恶搞[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徐巍;;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复调创作[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李红春;;私人领域的内在悖论及其审美化解决——兼论“日常生活审美化”必然性与必要性[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华金余;从赵树理到赵本山[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美芸;诗学与政治:聂绀弩思想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亚斌;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D];兰州大学;2011年
9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久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爱丽;论汪曾祺小说的诗性美[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梁昱;从“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庞红蕊;节庆祭祀与替罪羊之死[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7 鲍树柏;古代汉语乐器名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靖;卜立德英译中国散文中的“自我”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牙运豪;试论许地山小说的话语形态与审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项云莎;戴震《方言疏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宝利;;谈中学到大学古文教学理念的转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黄丽;;论一般本科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3 李义海;;地方院校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古代汉语”教材编制刍议[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S1期
4 孙宏宇;;浅淡《现代汉语知识》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2期
5 高庆赐;;古代汉语词义系统——古代汉语知识六讲之一[J];语文教学与研究;1978年05期
6 海芬;;古代汉语反复问句源流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08期
7 叶渠梁;李秉一;;《劝学》中“而”字的用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07期
8 李如鸾;浅谈古代汉语常见的三种特殊句式[J];思维与智慧;1984年05期
9 陈北郊;;试论古代汉语的影缩结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10 祝鸿熹;;古代汉语“倒文以成句”质疑[J];语文研究;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亚丽;;翻译与文化的融合[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王洋;;汉语谐音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都建秀;;体态语与态度的表达方式[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林木森;;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彭博;;外来词的作用和翻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晓燕;;独立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陈志云;;高师“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刍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_";;谈谈漳州话的亲属称谓词[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9 刘淑莲;;财务管理双语教学理念、目标与教学实践探索[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树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高昌回鹘文化[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志研;从古代汉语的演变看民族关系的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刘永耕;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一例[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3 游珏;学习古汉语的“良册”[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魏江;要保护汉语的纯洁性[N];甘肃日报;2008年
5 顾玉坤;汉语的演化[N];苏州日报;2005年
6 孙丽萍;满嘴“相当地”,汉语不该粗鄙游戏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南开大学 李扬;呈现与召唤: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N];社会科学报;2007年
8 桂燕萍;让成语在课堂中大放异彩[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 庞朴;梳理线索,解开“无”“玄”之谜[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陈力卫;语词的漂移: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的知识互动与共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福根;古代汉语詈语小史[D];浙江大学;2007年
2 肖模艳;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曹凤霞;古代汉语标记被动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赵钟淑;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金钟赫;现代汉语语序的认知机制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孝斌;现代汉语双叠四字格AABB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孟晓妍;若干组先秦同义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丁石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10 孙岿;中国突厥语族诸民族文化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汉语记时词语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正旗;《营造法式》建筑用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谭小翠;中美抱怨语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莎莎;论语域理论与语言能力的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徐萍;翻译中的词汇空缺[D];山东大学;2005年
6 邹渊;甲骨文器物字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蒋旭辉;文化与外语学习[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刘列斌;通过文化教语言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郐毅;翻译中的性别:女性主义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磊;先秦汉语职业词汇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2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7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