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言文化与新闻语言

发布时间:2018-04-21 17:29

  本文选题:新闻语言 + 汉语言文字 ; 参考:《传媒观察》2011年02期


【摘要】:正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人们经常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载体与运载物既可分别存在,也可用别的载体和运载物进行替换。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则不同,因为一切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所以文化的积累也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之中,这是其他任何载体都不可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Abstract]:Positive language is an aspect of social culture and a subsystem of culture. People often say that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in fact, this is not comprehensive. Carriers and carriers can exist, or can be replaced by other carriers and carriers.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different, because all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cultural creation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role of language, so the accumulation of culture is also preserved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language. This is no other carrier can be compared with it.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系;
【分类号】:H05;G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俭明;新中国语言学50年[J];当代语言学;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侠;;蒙城县(立仓镇)婚俗方言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2 彭泽润,袁先锋,丘冬;中国20世纪以来关于语言结构的理论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楼敏盛;陈舜孟;;磐安方言的发展趋势及对推广普通话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4 俞咏梅;汉语的结构模式是形声模式——兼论汉语学字本位理论的语言学意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5 俞咏梅;;汉语学现代转型的前提批判[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1期

6 詹伯慧;二十年来汉语方言研究述评[J];方言;2000年04期

7 彭泽润,彭建国;20世纪中国的语言生活、语言教育和语言理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8 蒋宇弘;;从博士论文看汉语研究——1983至2008年汉语言文字学博士论文分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程棠;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说略[J];汉语学习;2004年06期

10 宋晖;;语言研究的新取向:学术创新与民族品牌[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波;姬东鸿;孙程;吕晨;;基于特征结构的汉语主谓谓语句语义标注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陶健敏;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法体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宏佳;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海明;生命度与汉语句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俞咏梅;现代语言哲学视域中的汉语语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亮;汉语一价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林达青;安徽枞阳方言“仔”和“个”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丁琳;姜堰方言声调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曹沂华;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5 娄博;唐兰之甲骨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韩春;彭泽方言民俗词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田贝贝;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向阳;赣北河南话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邢五洲;巢湖方言声调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罗美才;字本位和词本位教学法对留学生汉语字、词习得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耀华;许学研究综述[J];辞书研究;1993年04期

2 方琰;功能语言学在中国发展的近况[J];国外语言学;1996年04期

3 伍铁平;八○年以来我国理论语言学的回顾与反思(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王蕴智;六十年来关于汉字性质问题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5 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J];历史研究;1997年01期

6 傅懋R,

本文编号:1783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83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3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