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语言坐标系与诗歌意象语言的语义理解

发布时间:2018-04-23 19:26

  本文选题:语言坐标系 + 横轴 ; 参考:《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摘要】:诗歌意象语言的语义理解可以诉诸语言坐标系两轴关系的帮助。从语义关系上说,诗歌的上下文意义构成意象语言语义理解的横轴,意象词语的各种文化语境意义构成意象语言语义理解的纵轴。纵、横轴上的语义组合关系和语义聚合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形成诗歌意象语言的深层审美意义。
[Abstract]:The semantic understanding of poetic imagery language can be aided by the biaxial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coordinate system. In terms of semantic relations, the contextual meaning of poetry constitutes the horizontal axis of semantic understanding of imag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al context meaning of image words constitutes the vertical axis of semantic understanding of image langu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 combination and semantic aggregation o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xis interacts and restricts each other, thus forming the deep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poetic imagery language.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分类号】:H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束金星,陈红,徐玉娟,金春霞;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彭斯远;儿童诗的韵律化与散文化[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陈祖君;“文革”地下诗歌的现代性追求[J];当代文坛;2002年04期

4 丁颖;论《呐喊》、《彷徨》的意象设置与情感特征[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潘红;跨文化语境下商务语篇的译文连贯构建[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陈小慰;;外宣标语口号译文建构的语用修辞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刘向红,杨桂香;话语分析:《防空洞》中的社会语言与文化模式[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曹丽英;诗歌的生命原则——论隐喻在诗歌中的运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李倩;理解与翻译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饶晓红;英汉喻体的来源及联想意义对比[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林德全;论教育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彦利;先锋叙事新探[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李蕾;建筑与城市的本土观[D];同济大学;2006年

6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晨;现代人文视野中的乡土体验与文学想像[D];山东大学;2006年

9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爱琳;死亡视域中的张爱玲和新感觉派[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郭小春;英语演讲辞中的礼貌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静;文学符号及其解读[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邹起寿;品牌个性的塑造[D];厦门大学;2002年

5 江久文;诗歌的符号解读[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6 李晓虹;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解读[D];广西大学;2003年

7 周颖;论中英人名翻译[D];四川大学;2003年

8 王崇;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新生语体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章彩云;语境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周炎;杂文的语体特征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93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793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