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国际音标元音的认识探微——基于对国际音标元音实际发音的声学考察

发布时间:2018-04-28 21:34

  本文选题:国际音标 + 元音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摘要】:国际音标是一套基于大量语言和语言理论的标音体系。通过运用"无音格局"的观念,采用实验语音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九位著名语音学家的八个国际音标基本元音进行分析得出:学者实际发音的国际音标元音系统比较整齐、规范,元音间层级性、系统性都很清晰;学者实际发音的元音空间比较大,他们对音素声学位置的建立依赖于其对此音的理解和个人的生理情况。国际音标的原则、设计、使用、观念符合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理解、掌握这些符号系统。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PA) is a phonetic system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theories.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soundless pattern" an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experimental phonetics with statistics, By analyzing the basic vowels of the eight international phonetic symbols of nine famous phoneticis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vowels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phonetic system of the scholars' actual pronunciation are relatively neat, standardized, hierarchical and systematic among the vowels; Scholars have a large vowel space for their actual pronunciation, and their establishment of phoneme acoustic position depends o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oneme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situation. The principles, design, use and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conform to the common laws of human language, and can be understood and mastered by scientific methods.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
【分类号】:H0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石锋;;普通话元音的再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燕;普通话上声变调与轻声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孔慧芳;张萍;;合肥方音中特有韵母变化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银霞;;河南方言中“个”的弱化与音系-句法协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王伟华;;法语二外语音教学刍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胡建;;关于音位归纳中语音相似性判定的尝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张士东;;从语音角度看英、日、汉语的差别和联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刘珊珊;;柳州方言单字音声调声学实验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左岩;浅析韵律研究中的几个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刊);1999年S1期

9 谭沅湘;音位分析的基本原则及其局限性──兼说《汉语拼音方案》在音位理论运用上的得与失[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10 王立新;高晓辉;陈仁吉;;骨性Ⅲ类患者发音错误与颅面组织结构的相关性[J];北京口腔医学;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冰锋;谢磊;周祥增;付中华;张艳宁;;实时语音驱动的虚拟说话人[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2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3 郑玉玲;周学文;;调音部位的分区与命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4 哈妮克孜·伊拉洪;帕力旦·赛力提尼牙孜;那斯尔江·吐尔逊;吾守尔·斯拉木;;维吾尔人说汉语普通话发音特点的声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5 李冰锋;谢磊;周祥增;付中华;张艳宁;;实时语音驱动的虚拟说话人[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6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7 周杰;;留学生语音教学之我见[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8 付莉;;电视新闻播音停顿边界时长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覃夕航;;普通话元音/γ/的性质和音值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赵彦乔;丁华锋;;中国学生英语单元音习得实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春;甘肃临夏方言回腔语音格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于辉;汉语借词音系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金星;听障儿童韵律词重音的声学特征及生成特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雪松;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乌吉斯古冷;蒙古语标准音朗读语句语调的起伏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尹巧云;德昂语长短元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孙越川;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宝乐儿;初级阶段蒙古学生汉语发音偏误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时筱惠;大连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莹;母语和英语对法语语音习得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冰;赤峰汉语方言发音特征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安亚彬;庆阳市西峰区方言声调实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周磊;化妆品广告语言特色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李俊义;方音与连续变调[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辜少鹏;汉语语言的物理特征提取及分析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东华大学;2011年

10 刘晓娟;临沂方言零声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h,

本文编号:1817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17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4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