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当代高等教育背景下语文教育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29 16:07

  本文选题:大学语文 + 网状结构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6期


【摘要】:给学生提供新鲜而有益的精神滋养,是大学语文教育永具魅力之所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课程在文化知识和思想情感两个层面上与之密切相关;语文不可能摆脱其工具性而存在,它自然而然地具有工具性特征。
[Abstract]: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fresh and beneficial spiritual nourishment is the place where college Chinese education is always attractive, and th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inly refers to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College Chinese curriculum is closely related to cultural knowledge and thought and emotion in two aspects; Chinese can not escape its instrumentality and exist, and it natural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rumentality.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师范教育系;
【分类号】:H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3期

2 王步高;张申平;杨小晶;;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三年来对全国近300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迟伟红;;谈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问题[J];管理观察;2008年22期

2 王晓齐;;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魏良婷;;中职毕业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市场化培养方向的调研报告[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9期

4 蔡爱国;;现实语境中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5 王向辉;;西南联大“大一国文”课程的当今思考——兼论当前“大学语文”课程困境的缘由所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6 王新颖;;大学语文应用能力拓展浅析[J];才智;2011年01期

7 龚彬;;深化高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倪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成因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9 黄玲青;;“六位一体”课程模式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年30期

10 陈海燕;;“大学语文”教材现状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1978-2008)[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柳;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定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管齐峰;成都高职学院“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栋;;试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2 陈国亮;;后现代哲学的多元化及其现实意义[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赵斌;;媒介文化时代的“艺术素质教育”——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人杨茹[J];艺术教育;2010年02期

4 权弘毅;;论学院艺术教育中的当代性因素[J];艺术探索;2010年01期

5 陈惠玲;;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6期

6 石雯丽;;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7 张晶晶;孙小光;;情理交融 文理互通——《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迫切性[J];语文学刊;2010年03期

8 曾睿;;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江西教育;2010年Z3期

9 辛兆义;张艳;;构建立体式、多元化、层级型音乐教学模式——普通高校音乐选修课教改的探索与思考[J];音乐创作;2010年01期

10 李亦奕;;“第三态”思维——女性写作的“自在”状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明亮;李晓燕;文珂;;银离子驱动下的氧-桥杯[n]芳烃自组装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魏东明;曹运珠;侯克玲;张财顺;邢永恒;;半三明治型镍羧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刘夏;杨庆生;;网络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有效力学性能[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4 ;透明超疏水超疏油涂层(英文)[A];2010中国·重庆第七届表面工程技术学术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C];2010年

5 司春燕;;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赵克松;;编后语[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乐群;沈建华;王燕飞;蒋坤;岳伟甲;;我院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管保山;郭丽梅;梁利;刘萍;王丽伟;;煤层用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适应性评价[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颜丙林;潘光军;王卫华;;建立多元工资分配形式 探讨国企薪酬分配新机制[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丹阳;周荣斌;;低渗性昏迷误诊为脑卒中一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陈文举;静水流深 以文化人[N];科学时报;2010年

2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所 崔应珉 刘明;中医文化素质教育应突出人文精神[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南京大学 姚润皋;简评《文化素质教育学导论》[N];光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于忠宁 实习生 赵亮;“孔子遇见柏拉图”,二本学生“战群雄”[N];工人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杨晨光;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张霞;图书馆在青年学子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N];山西党校报;2010年

7 郭庆祥;收藏是人生的小话题,却可以折射出人生的大智慧[N];美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何淼玲;如何遏制“村官”犯罪[N];湖南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李晓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墙”内展演[N];华兴时报;2010年

10 记者 于忠宁 实习生 赵亮;“孔子遇见柏拉图”,二本学生“战群雄”[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连成;温和温度下氮化硼、碳化硼及稀土(或碱土)金属硼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D];山东大学;2010年

2 马力;主导与共存[D];吉林大学;2009年

3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贾懿;人脂肪来源干细胞复合聚乙二醇修饰的纤维蛋白凝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熊宇泉;肝癌血管内皮细胞比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更强的血管生成能力及药物抵抗作用[D];复旦大学;2009年

6 陈宏霞;高温LiBr溶液中SUS304不锈钢抗腐蚀膜的制备与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柴俊;高师院校数学教师多元化、分层次培养方案设计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宗轩;中国高校体育建筑发展趋向与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涂旭平;对等流媒体直播系统带宽资源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建平;中国现代语境下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珠红;纳米粒子在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的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郑佳琳;基于理工科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3 司月秀;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4 薛婷婷;完善我国城镇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庞娜;网状结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曹乔;“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程洁如;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功能诠释[D];暨南大学;2010年

8 刘龙清;一类氧桥双氮杂环杯芳烃的合成、结构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凤英;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贾慧芬;陕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0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20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9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