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尊敬”的词化历程探究

发布时间:2018-04-29 17:05

  本文选题: +  ; 参考:《理论月刊》2011年09期


【摘要】:"尊"本是一个表示酒器的名词,在这个意义链上引申出在家族中"辈份高或年长"及"受尊敬的人"的意思。"尊"作为一个及物动词表"尊敬",当是由"尊"的名词义引申而来,由于"尊"一直是我国古代人们祭祀时非常重要的礼器之一,人们一提到"尊"时,就会由衷地产生一种敬意,于是"尊"就有了"尊敬"义。"敬"本指恭敬、端肃,是一个形容词。在先秦汉语中经常活用作动词,后面带宾语,表示"尊敬"。两者在"尊敬"这一意义上是相通的,并且在文献中经常以同义并列的方式组合在一起,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词汇双音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尊敬"就凝固成了一个典型的双音词。
[Abstract]:"respect" is originally a term for wine utensils, which in this chain of meaning extends the meaning of "senior or older" and "respected person" in the family. " As a transitive verb, "respect" is derived from the noun meaning of "respect". As "respect"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itual objects in ancient China, when people mentioned "respect", There will be a genuine respect, and the respect will come into being. " Respect is an adjective. In pre-Qin Chinese, it is often used as a verb, followed by an object, meaning "respect". The two are similar in the sense of "respect" and are often combined in synonymous ways in the literature. Since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lexical dicyllabic process, respect has become a typical dicyllabic word.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范蓓蕾;;古诗文教学有效诵读的求致路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申睿;;《原本玉篇残卷·糸部》或体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丁震峰;;异体字的文化传承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申东城;;论《唐诗品汇》的诗体正变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程建虎;;浅议齐梁应制咏物诗[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余忠;;论“将”的变调构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10 王红叶;蒋涛;;也说“出门看”的“看”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2 李道刚;;中国传统人权观念再探——一个比较法文化的视角[A];北京国际法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朱东华;;麦克斯·缪勒与“译名之争”[A];“经典的翻译与诠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薇;;微探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品素;;《歧路灯》中的“讫”[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徐福艳;;“裸”字古今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郭万青;;《国语》中的“曰”字与“云”字分析[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8 王伟;;布依族族名与人名[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9 蔡根祥;;《上博(四)》逸诗《多新》再论[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10 iJ天宇;;郑司农注《周礼》所用“读为”术语考辨——兼评段玉裁对“读为”术语的界定[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6 郑君;基于文献的中药毒性认识变化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士云;汉语亲属称谓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10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赵巍;从《史记》看司马迁的《诗》学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贾清宇;孟子引《书》论《书》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晶晶;《孟子》的介词“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天佑;;“宁可”的词汇化[J];汉字文化;2011年03期

2 付文萍;;“一直”的语法化与词汇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3 孙茂恒;;“大不了”的词汇化及其词典释义探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毛向樱;;“所有”的词汇化过程探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沈峥;;“随从”的词汇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6 兰碧仙;;据出土文献再论先秦汉语“有_2+VP”结构中的“有_2”[J];汉字文化;2011年04期

7 黄千;;《论语》单音节形容词同义关系研究[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8 邵悦;;“因此”的词汇化过程及成因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8期

9 王峤;柴雪松;;动宾式双音结构即动宾式“离合词”离析动因的分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1期

10 何彦诚;;红丰仡佬语连动结构的词汇化[J];民族语文;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应学凤;;“不大”词汇化试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尹一瓴;陈群秀;;现代汉语述语形容词机器词典的研究与实现[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易绵竹;姚爱钢;刘万义;;从计算语义学角度看俄语形容词的语义分类问题[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5 章新传;;余江话的“里”尾[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宁;苑春法;黄昌宁;;汉语名词和形容词的聚类算法研究[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张蕊;;英语四级新题型之选词填空解题思路探索[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周晓幸;;法语被动态、自反动词及其他[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10 李敏;;形容词与否定副词“不”组合的语义、句法制约[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江勇;“要在中国赢得世界级的尊敬”[N];国际商报;2001年

2 元煌 本报实习记者 吴小贝;麦伯良 寻找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N];中国经营报;2001年

3 ;让教师重获尊敬[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吕俊;四个形容词[N];上海金融报;2004年

5 田永昌;在南非埃及买开酒器记趣[N];文学报;2010年

6 康丽丽;ABB式形容词初探[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7 田永昌;地震前,我在克赖斯特彻奇市觅的开酒器[N];文学报;2011年

8 小岩;为中国的大学加形容词(下)[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9 高占交;趣说古代酒器[N];深圳商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李玉友 卞川泽 通讯员 杨硕;周青馗:酒器收藏的博物君子[N];华夏酒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春兰;英汉运动事件语义编码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任永军;先秦汉语的意合语法及其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江傲霜;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品;人称系统中词汇与语法的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晓然;双音短语的词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秋杨;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唐雯;类型学视角下西语形容词在名词短语中的位置及其与汉语形容词定语的比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周俊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贵兵;“V不C”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2 李芬;双音结构“X以”的词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范宁;“何X”的词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刘灵敏;否定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鸣宇;现代汉语“可X”式双音词的词汇化和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娟;现代汉语眼部词汇的指称结构及其隐喻系统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孙博;《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甲级词汇词性标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丽;从《论语》、《孙膑兵法》看先秦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句法功能的多样化和复杂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韦皓;“据说”的词汇化问题和相关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田寅威;“以为”的词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0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820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0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